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河北 > 石家庄 > 正定 > 隆兴寺 > 隆兴寺地名

青庙与黄庙共存的地方(2)

更新:2017-09-19 23:18隆兴寺地名

导读:在显通寺,我们还看到一张珍贵的照片,据说是林彪的卫士从空中拍摄的文殊菩萨显身图:在雷雨中,一个高大的身影,有头有脸,有身有手,正目光炯炯

在显通寺,我们还看到一张珍贵的照片,据说是林彪的卫士从空中拍摄的文殊菩萨显身图:在雷雨中,一个高大的身影,有头有脸,有身有手,正目光炯炯地望着你。

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文殊菩萨是智慧的化身,到五台山给子女升学求签、烧香、还愿的特别多。

创建于北魏的菩萨顶,是五台山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喇嘛寺院,殿宇云集,雄伟壮观。从山麓仰望,阳光下,飞檐斗拱相托,红墙黄顶辉映,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的菩萨顶,非常像拉萨布达拉宫,所以,菩萨顶又有喇嘛宫之称。

上菩萨顶的一百零八级石阶,代表人生的一百零八种烦恼,踏完这一百零八级石阶,就等于把人世间的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为没有烦恼之人,然后进入“灵峰胜景”,来到菩萨顶。

《水滸传》中,鲁智深大闹五台山,就是指这座寺院。鲁达打死了镇关西郑屠,逃到代州,在赵员外的协助下,来此当和尚,取名智深。这座寺院当时是座青庙,1660年,顺治皇帝朝礼菩萨顶,将青庙改为黄庙。

顺治是满清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关于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的传说世上广为流传。传说顺治皇帝出家后,曾住过善财洞,在善财洞还有一首《顺治皇帝归山词》写在山墙上。这“归山词”读读倒还有点味儿,特将其摘抄如下:

顺治皇帝归山词

天下丛林饭如山 衣钵到处任君餐 禹疏九河汤伐夏 秦吞六国汉登基

黄金白玉非为贵 惟有袈裟披最难 古来多少英雄将 南北山上卧土泥

朕乃大帝山河主 忧国忧民事转烦 来时喜欢去时悲 空在人间走一回

百年三万六千日 不及僧家半日闲 不如不来也不去 也无欢喜也无悲

悔恨当年一念差 黄袍换去紫袈裟 每日清闲自己知 红尘之事若相离

吾本西方一衲子 因何流落帝王家 口中吃的清和味 身上常披百衲衣

未曾生我谁是我 生我之时我是谁 五湖四海为上客 逍遥佛殿任君栖

长大成人方是我 合眼朦胧又是谁 莫当出家容易得 只缘累代种根基

兔走鸟飞东复西 为人切莫用心机 十八年来不自由 征南战北几时休

百年世事三更梦 万里乾坤一局棋 我今撒手归山去 管甚千秋与万秋

时在癸亥年二月书

相传,当年康熙皇帝奉太皇太后之命,为寻找他的父亲顺治来到五台山,当时正是傍晚,又遇大雾,迷了路,这时,遇到一位银须白发的老僧,身披袈裟,面带笑容,手提红灯笼,把康熙带到吉祥寺,康熙随引路的老僧走进文殊殿,老僧就不见了,康熙抬头一看,见殿中提红灯笼的文殊菩萨像,和刚才引路的老僧一模一样,康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文殊菩萨来迎驾引路了。这类有关文殊菩萨显身的故事,在五台山有许多许多。

塔院寺是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有两座塔,一座就是大白塔,另一座是文殊发塔,相传文殊菩萨化成贫妇布施的头发就藏在这座塔下。1848年4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进北京前,曾到过塔院寺,并且住了几天,那著名的“8341”的传闻,据说就发生在这里。

五大禅寺之一的罗睺寺庙创建于唐朝,是座黄庙,寺中“开花现佛”很有特色。

我们还到了十方堂,那里有十世班禅和十一世班禅住过的行宫。

河北隆兴寺到五台山,我发现北方庙宇里的菩萨,上身都比较短,长得敦厚壮实,不像南方的菩萨那样魁梧高大,这跟河北山西这些地区居民的身材有关系,还可能跟五胡十六国的存在,羌、鲜卑等民族的融入有关。

五台山的菩萨造型都很精致,而且年代久远。佛堂都很神圣,保持着肃穆、虔诚的氛围,有的地方不让导游进入,有的地方要赤脚才能进去。有许多庙宇有法轮,据说,祈祷着,转着法轮,顺时针走三圈,会有好的报应。

从这个庙宇走到那个庙会,从这个殿堂穿到那个殿堂,庙宇相似,又不尽相同,殿堂相同而又各有特色。一个个慈眉善目的菩萨,一尊尊威风凛凛的金刚,一座座飘浮着馨香的殿堂,一只只充溢着瑞香的铜鼎,还有那众多的披着青色、紫色袈裟的僧侣,那动听的不绝的木鱼、钟鼓及和尚念经的声音,都让我们感受到佛的慈悲、佛的豁达、佛的神圣。我们的眼前浮动着金色的、红色的、黄色的色彩,我们的心里流动着甘甜的、平缓的、自在的清泉,我们似乎感到有许多收获,好像有所悟,又觉得心里空空的,什么都没有。但是我们觉得满足,觉得踏实。我们似乎已昄依了佛教,进入了极乐世界,进入了天堂。

很赞哦!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