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湖北 > 黄冈 > 麻城 > 麻城地名

李贽在麻城做过什么?(2)

更新:2017-09-13 09:37麻城地名

导读:其实,来围攻李贽的,不是烂崽,不是流氓,也不是官府里的捕快与爪牙,他们都是麻城的普罗大众,或许是那寡妇的远亲,或许是梅澹然的近邻,或许是

  其实,来围攻李贽的,不是烂崽,不是流氓,也不是官府里的捕快与爪牙,他们都是麻城的普罗大众,或许是那寡妇的远亲,或许是梅澹然的近邻,或许是与这两人毫不相干的村人,这些人恨李贽,很恨李贽。李贽没有偷过他们一根萝卜,没有揭过他们一片瓦,没有破坏他们的“家庭”,李贽与那寡妇也没有生出一点“是非”,李贽与梅澹然也没有任何“故事”,他们干吗恨李贽呢?是因为他们觉得李贽破坏了他们安稳的秩序,他们在一种思想里安定惯了,譬如一只鸟,把它放在笼子里放惯了,忽然有人要把它解放出来,它可能用喙来啄人。解放一个人出困境,一定会得到人的感恩,这人会端茶来送酒来,双膝着地,举过头顶,敬奉他;解放一个人的思想呢?

  我爱民间,但我在民间常常也感到痛,被驯化的民间,常常成为思想的异化之地,在这里,思想的作物也是无法生长。李贽爱上了麻城,这里有他的朋友,这里有寡妇,这里也有梅澹然,他觉得能够把思想发表在一个人的脑海里面,他就觉得很够了,所以,他不怕史某,不怕流氓,他准备在这里安放自己的灵魂,他在麻城宁静幽雅的芝佛院里,建造了一个塔,很小,小到只有一两张课桌大小。此时的李贽已经70多岁了,他知道自己将真正归位,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了。他不是没有自己的故乡,他有故乡,他的故乡在福建,但他不想回去,因为那里容不下他的思想。他没有生子,生的几个女儿,有两个早年饿死了,他不相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是,在老家,特别看重,他在麻城,老家还让一个叫做李四官的小伙子千里迢迢找了来,说要给他做养子,以续香火。他一口回绝了,李贽的老家是他的籍贯所在,但不是其思想生长之所在。

  容不了思想家思想的地方,在思想家看来,即使是其籍贯,也不是其故乡。

  好思想在官间么?官间难以让好思想存活;好思想在民间么?好思想在民间也未必容易存活,真正的好思想只能在心间。李贽是把麻城当作思想的故乡的,尽管有官衙来打压,有地痞来驱逐,有民众来围攻,但是,在这里,有寡妇,有梅澹然,还有其他成群结队来接受他思想照耀头顶的人,所以他把这里当作了灵魂之故乡。但是,天地之大,麻城也容不下他那占地几张书桌大的灵魂归所,他将灵魂之塔建好没几天,就被人一把火给烧了,连那佛院连那灵塔,全化为灰烬。

  74岁的李贽背着他的思想开始流浪。独雁虽无依,群飞有高伴,可怜何处翁,兀坐生忧患。李贽连生“忧患”的机会也不能再有了,他流浪到河北老友马经纶之家,他的思想被检举了:“李贽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这时的李贽,已经是卧病多日,他听到了锦衣卫的敲门声,他披衣“疾起”,大声喊马家人不要慌,“是为我也,为我取片门来。”他就这样,躺在门板上,由那些衙役抬进了监牢。

  懒得出奇的万历皇帝,一向是懒的,他懒得上朝,懒得任命官吏,甚至官吏犯了错误,他也懒得处分人,但是,不知道哪根神经出了问题,听说了李贽的思想“有问题”,他不懒了,下令拿人了,人拿来了呢,他又懒起来了,只是关在牢房里,迟迟不给“定案”。李贽等处分等得胡须都拖地了,狱卒看不下去,所以,在万历三十年三月十五日,狱卒拿一把剃刀给他修面,李贽却一把把那刀抢了过来,奋然自刎,割断喉管。狱卒问曰:“和尚痛否?”李贽已经不能说话,他蘸着自己的鲜血,用剃刀写了两字:“不痛。”狱卒失声问:“和尚何自割?”李贽又写道:“七十老翁何所求?”

  一代思想家就这样随鲜血流逝了,殷红的血流啊流,在监狱里被截流了,血未曾流出监狱的门槛。

很赞哦!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