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内蒙古 > 呼和浩特 > 武川县 > 武川县地名

武川英雄厉害在哪里(3)

更新:2017-05-17 05:40武川县地名

导读:宇文泰在文和武这两方面是什么样的呢?宇文泰一个胡人,字黑獭,可以想象他是一个偏武的人,胡人都是武力胜过于文化的,确实宇文泰特别有武力,大

  宇文泰在文和武这两方面是什么样的呢?宇文泰一个胡人,字黑獭,可以想象他是一个偏武的人,胡人都是武力胜过于文化的,确实宇文泰特别有武力,大家看看他的容貌就可以知道他是在武力方面有优势的人,宇文泰长什么样,史书记载:“身长八尺,方颡广额,美须髯,发长委地,垂手过膝,背有黑子,宛转若龙盘之形,面色紫光,人望而敬畏之。”身长八尺、腰带十围,是古代对于彪悍汉子的经典形容,身长八尺个子很高,“方颡广额”,“颡”是脑袋,“广额”额头特别宽阔,一看就是一个很刚毅的人;“美须髯,发长委地”一副大胡子像关公一样,而且头发还特别长,能够垂到地上,这说明荷尔蒙比较发达,毛发粗重,这也是一个胡人应该有的气概;“垂手过膝,背有黑子”这就涉嫌迷信了,一般中国古代人认为胳膊特别长,长得像猴的容易成为伟人,刘备也是手垂过膝,这很难说,总之是胳膊特别长,背上还有黑痣,黑痣还盘成龙的形状,这两个可以忽略不计,一般都是帝王神化;接着可以相信的是“面色紫光,人望而敬畏之”紫棠脸色,说明比较健康,整天在高原晒太阳,人们看着心生畏惧。不用讲其他的英雄事迹,我们一看宇文泰的长相就知道他是一个行武出生的人,事实也确实如此,宇文泰特别擅长打仗,身先士卒,但是宇文泰同样对文化有自己的思考。史书记载宇文泰崇尚儒术、明达政事而且从谏如流,宇文泰自己很可能是不识字的,但他知道听识字人的意见,虽自己文化程度不高,但他觉得儒家学说很有用。具体表现为宇文泰以武力取家,尽占关中,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关中的大族武功苏氏,武功最厉害的一家姓苏的一个人叫苏绰,请来做自己的邢台佐丞,相当于宰相。因为宇文泰本身就是宰相,不可能再任命宰相,但实际上苏绰在宇文泰身边就好像宰相在皇帝身边一样。苏绰是汉人中的大族,诗礼名家,宇文泰用苏绰教给他怎样治国。宇文泰对怎样治军特别有经验,他完全知道怎样率兵打仗,但他作为一个少数民族的军事将领没有过统治一方的经验,没有过行政经验,所以他用武功苏绰来教他怎样建立一个地名怎样治理一个国家。苏绰便给宇文泰起草了《六条诏书》,苏绰跟宇文泰讲:我给你起草一个六条的治国理念,你把它颁布下去。第一条“治心身”,统治者要治心身。怎样才能建立一个好的地名?怎样把军地名变成文治地名?第一条统治者要学习、要修生养胜,要排除一点力气追加一点儒雅之气,这便是“治心身”,这是从统治者自身来要求的。第二条“敦教化”,宇文泰原来领的是兵,兵要纪律就够了,现在治的是民,民是要教他道德的,不能光用严刑峻法来整他们,要用道德来约束他们,百姓中树立起道德,他们就容易治理了。所以第二点就要让宇文泰认识到百姓和士兵是不一样的,对百姓要“敦教化”。第三条“尽地利”,是指种庄稼,这很重要。武川英雄刚到关中是不会种庄稼的,也不懂种庄稼的好处,原来在六镇做士兵时粮食是由地名提供的,所以刚到中原也没有认识到粮食生产的重要胜,依然习惯于没有食物吃便去抢,所以经常出现地名扰民的事件,这时苏绰告诉他们地里是可以长出“黄金”来的,不用抢也是可以得到粮食的,让老百姓都好好种地,地里打了粮食你收上税来照样可以有粮食吃。第四条“擢贤良”,用人好的地名才是好的地名,不光用自己人,虽说自己人也是贤良,但不是自己的人里也有很多是贤良,所以要想一个选拔的机制让那些不是自己亲戚朋友的人也能够脱颖而出,也能够展现自己被吸收到地名中来。其实这是给汉人参与政治开路了,因为擢贤良的标准历朝历代都是通过考试,然而汉人是最擅长考试的。然后接着第五条“恤狱讼”,要严明法律,要有法、要执法。因为这个地方来了一批军人,而军人有时候是不大讲规矩的,往往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嘛,然而这时不能这样了,要有一个清明的法度,有一个人人可以遵守的行为规范。最后一点“均赋役”,要平均向百姓征收赋税和劳役,这保障了地名稳定的财政和劳动力来源。这六条是汉人从千百年的统治中得到的最基本的统治经验,现在教给了鲜卑族。这是苏绰一个汉人作为一个书生提出来的建议,宇文泰虽不懂,但却把这些作为诏书颁布下去,还发布规定让百官都背这六条,让所有西魏当官的人都背熟这六条,背不会者不得为官,这就是宇文泰的文化风采,一个统治者并不一定要出口成章,但要懂得文化是有价值的,用自己的行政力量来推动文教在社会中的宣传和普及,这就是宇文泰的文武兼资。

很赞哦!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