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安徽 > 池州 > 贵池区 > 贵池区地名
杜牧诗中的“杏花村”到底在哪里
更新:2017-09-16 10:29【贵池区地名】
导读:“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清明》,以其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诗人杜牧创作的七言绝句《清明》,以其清新流畅的语言、生动传神的艺术形象、优美含蓄的意境,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因此,人们对“杏花村”的属地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山西临汾、安徽贵池、江苏徐州和南京、湖北麻城等地均自称杏花村在他们那里。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文化界、学术界也就“杏花村”的属地进行了讨论。目前主要有三种说法,一是“山西说”,这种说法流传甚广,山西杏花村汾酒公司还对“杏花村”进行了商标注册;二是“安徽贵池”说,依据是杜牧的贵池任职经历和《清明》的诗意,央视主持人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节目也曾确认杏花村在安徽贵池;第三说法则认为杏花村是泛指,根本就不是真实的村庄名。其实,人们在研究“杏花村”的属地时,遗忘了一个不该忽视的地方,那就是杜牧的出生地长安。
杜牧和长安樊川的关系
杜牧(公元803-852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大和二年(828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多年在外地任幕僚,最终官至中书舍人,终老故地樊川。
杜牧出生在唐长安一个显赫的官僚家庭,祖父杜佑为三朝元老,官至宰相,对于自己的出生地,杜牧在一首诗中这样描述:“旧地开朱门,长安城中央。”杜佑的府邸位于朱雀门外东边往南的第三坊安仁坊,在唐代这条大街两边居住的都是三品以上的官员。
杜牧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是在长安城度过的,直至25岁中进士进入官场,之后宦海沉浮,前后四次任职于长安。晚年回到长安后,杜牧用多年的积蓄修建了位于长安朱坡的别墅。最后,杜牧终老长安,入葬于现在长安引镇司马村的杜氏祖坟。
杜牧祖居地就在长安朱坡村,杜枚的多首诗都提到或者描述过这个地方。朱坡地处樊川,樊川又名后宽川,是当时城南风景最秀丽的地方。杜牧的祖父杜佑曾任淮南节度使15年,回到故乡樊川后,难忘做官时的江南瓜洲古镇,遂把杜家种瓜的地方命名为“瓜洲村”。传说杜牧年轻的时候也在这里种过瓜,瓜洲村北不远就是樊川八大寺之一的牛头寺,杜牧年轻的时候在寺西念书。
牛头寺的西边,有个村叫“杏花村”。唐代诗人温庭筠的《与友人别》曰:“半醉别都门,含凄上古原。晚风杨叶社,寒食杏花村。”在唐代,出了长安城南门明德门不远就是少陵原,少陵原有个村子叫杏花村,杜牧晚年与诗人温庭筠有过交往。研究与杜牧有关的地名,这是出现最早的“杏花村”,比山西临汾、安徽贵池当地记载的“杏花村”都要早。
北宋时期,政府官员张礼有一卷专著叫《游城南记》,这是研究唐长安城南郊地区地理遗址的重要文献,时间是北宋哲宗元年(1086年),距离唐朝灭亡不到200年。《游城南记》载:“龙堂在牛头寺之西,寺故有龙泉塔院,此堂即其地也。泉北有塔,俗称龙堂坡也,甚平衍,中多植杏,谓之杏花坪,见杜诩《胜游录》。”查遍古长安周边村庄,叫“杏花村”或“杏花坪”的,只此一家。由此可以断定,温庭筠诗中描述的“杏花村”和200年后张礼记载的“杏花坪”,是一个地方。而且,这个地方离杜枚的居所特别近。
唐长安清明前后的天气
杜牧居住的地方位于唐代长安的樊川故地。樊川位于唐代长安城的南郊,东南起自江村,西北至塔坡,为一东西长约 15公里的带状盆地。这里南望终南山,北倚少陵原,清澈的潏河水横贯其间。隋唐时期又引清明渠从少陵原下通过,河渠纵横,植被茂密,山清水秀,桃红柳绿。自古八水绕长安,秦岭北坡山林茂密,八水多发源于此,且水势较大,再加上昆明池、影娥池、灵池和太液池等10处天然湖泊,良好的自然环境给唐长安降雨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中国历朝气候变化》一书显示:隋唐年间,中国东部季风区呈现“四湿”夹“三干”的特点,四个湿润期为公元590年-640年、710年-740年、810年-820年、880年-900年。杜牧生于公元803年,卒于852年。数据推测,从小他就有更多的机会体验“清明时节雨纷纷”。
如今,生活在西安的居民都很清楚,清明节前后几乎年年下雨,下面是中国天气网记载的近年西安清明节前后的天气。
2016年4月5日 小雨
2015年4月5日 小雨
2014年4月5日 阴(10日雨)
2013年4月4日 小雨
2012年4月5日 晴(9日雨)
2011年4月5日 阵雨
2010年4月4日 小雨
2009年4月3日 小雨
连续8年间,只有两年清明的当天无雨,但这两年下雨的时间与清明相隔不到5天。由此可以推测,唐长安“清明时节雨纷纷”是可能的。
唐代樊川酒业发达
“酒家”是《清明》诗中“借问酒家何处有?”的另一个必备条件。
很赞哦!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