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特别行政区 > 澳门 > 妈祖阁 > 妈祖阁地名

大班妈祖活动教案

更新:2017-08-10 03:23妈祖阁地名

导读:篇一:妈祖教案 《妈祖》教案(2课时) 一、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中国是否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虽然中华民族没有像其他民 族一样有自己统一的宗教信

篇一:妈祖教案

《妈祖》教案(2课时) 一、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中国是否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家,这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虽然中华民族没有像其他民

族一样有自己统一的宗教信仰,但是在中国民间,依旧存在着很多余信仰有关的传说。现代

学生生活在城市之中,很少有机会接触这种较为原始的民间信仰活动,所以加强学生对民间

文化的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妈祖》这篇散文描述了故乡拜祭妈祖的盛况,介绍了有关妈祖庙的建与整修状况,

抒发了作者对妈祖的崇敬、热爱之情。全文语言朴实、简洁,感情真挚,于平实的记述中蕴

蓄着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同时也洋溢着作者个人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妈祖的传说。

(2)了解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地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民间传说和信仰的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并引发他们对文化的

思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妈祖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地位。

难点:引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方法:

自读法、点拨法

五、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设备、课件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1、投影显示妈祖的图片,然学生谈谈他们所听到的关于妈祖的传说。(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针对学生讲到的妈祖的传说进行适当的补充:

(1) 妈祖简介 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娘妈,是历代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

同信奉的神祇。古代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风浪的袭击而船沉人亡,船员的安全成航海者的主

要问题,他们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在船舶启航前要先祭天妃,祈求保佑顺风和安全,

在船舶上还立天妃神位供奉。

(2)妈祖的历史地位

在宋,元,明,清受到的国家祀典就达36次,其最长封号“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

济福佑群生诚感咸孚显神赞顺垂慈笃佑安澜利运泽覃海宇恬波宣惠导流衍庆靖洋锡祉恩周

德溥卫漕保泰振武绥疆天后之神”,后来同治十一年(1872年),要再加封时,“经礼部核

议,以为封号字号过多,转不足以昭郑重,只加上‘嘉佑’二字。”

(3)妈祖阁:澳门最古老建筑之一。

台湾的妈祖信仰十分普遍,台胞三分之一以上信仰妈祖,台湾全岛共有大小妈祖庙

510座,其中台南一地即有116座。它们的名字很多,有的叫天妃宫、天后宫、妈祖庙;有

的叫天后寺、天后祠、圣母坛;也有的叫文元堂、朝天宫、双慈亭、安澜厅、中公厝、纷

阳殿、提标馆等。福建、台湾、广东及东南亚的林氏宗亲都称妈祖为:“姑婆”、“姑婆祖”、

“天后圣姑”、“天上圣母姑婆”等。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有妈祖信众2亿多人,仅在台

湾就有信众1700多万。

(4)妈祖的历史传说

妈祖生平有许多传说,据《天后志》记载的有十五则,据《天妃显圣录》记载的有十

六则,如:

A:莱屿长青: 湄洲岛旁边有一个小屿,传说有一天,妈祖到小岛上游玩时将菜子撒在地上,

不久菜子奇迹般成长,花开满地。随后,每年无需耕种,自然生长。当地人视仙花采之。以

后,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为“菜子屿”。

B:祷雨济民: 相传妈祖二十一岁的时候,莆田地方出现大旱,全县百姓都说非妈祖不能救此

灾害。于是,县尹亲往向妈祖求救,妈祖祈雨,并说壬子日申刻就会下大雨。到了那天,上

午晴空无云,丝毫没有要下雨的征兆,申刻一到,突然乌云滚滚,大雨滂沱而下,久旱遇甘

雨,大地恢复往日生机。

C:挂席泛槎: 相传妈祖在世时,有一天,海上起风浪,妈祖要渡海,岸边船只是有,但是船

上没有船桨,也没有船篷,加上风急浪大,船手不敢开船,妈祖对船手说:你只管起船。随

即叫人将草席挂在桅杆上用作船帆。船开上海面,乘风破浪,飞驰而去。

D:化草救商: 相传妈祖在世时,湄洲屿西边有个出入湄洲的要冲叫门夹(就是今天的文甲),

有一次,一艘商船在附近海上遭到巨风袭击触礁,海水涌进船舱,即将沉没,村民见狂巨浪,

不敢前去营救。在这紧急时刻,妈祖信手在脚下找了几根小草,扔进大海,小草变成一排大

杉划到并附在即将沉没的商船上,商舟免遭沉没,船中人免难。

E:降伏二神: 相传在妈祖二十三岁时,湄洲西北方向有二神,一为顺风耳,一为千里眼。二

神经常出没贻害百姓。百姓祈求妈祖惩治二神。为了降服二神,妈祖与村女们一起上山劳动,

这样,一直过十多天,二神终于出现了,当二神将近时,妈祖大声呵斥,二神见妈祖神威,

化作一道火光而去,妈祖拂动手中丝帕,顿时狂风大作,那二神弄不清所以,持斧疾视,妈

祖用激将法激二神丢下铁斧,丢下铁斧之后二神再也收不起铁斧,于是认输谢罪而去。两年

后,二神海上再次作祟,十分厉害,妈祖用神咒呼风飞石使二神无处躲避,二神服输,愿为

妈祖效力,于是妈祖收二神为将。

(二)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课文,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第一段:描述故乡祭奠妈祖的盛况,重点描写其中的民俗文化活动。然后,述及妈祖在

世界的影响。

第二段:介绍晚年出游时所拜谒的妈祖庙,重点写湄洲岛上的妈祖祖庙的历代重修、扩建的

情况。

第三段:写回程时游历贤良港。

第四段:紧承上文文脉,天后祖祠的主持人的一番口述和提问,引发了作者对贤良古港的遥

想和感想。

第五段:对妈祖进行评价和赞美。

2、细读课文,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学生思考讨论进行回答)

(1)作者怀有无限的敬意,但是作者所用的文笔却是朴素的,毫不张扬,亦不夸张,那么

作者的感情是如何表现的呢?

(2)文章的主要篇幅写的是妈祖庙及相关遗址,但作者的感情总是指向妈祖,文章标题就

是“妈祖”,这二者是如何统一的?

(三)延伸拓展,合作探究

1、妈祖其人真实存在,为学生补充关于妈祖原型的资料供学生增进对妈祖的了解和认识

妈祖是中国民间影响最大的女神之一,福建广东、台湾等地尤为信奉。

妈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姓林名默,于距今一千余年前的北宋建隆元年(960)诞生在福建

莆田湄洲湾口的湄州屿,卒于宋太宗雍熙四年(987),终生未嫁。她的远祖曾做过唐朝的州

刺史,父亲林愿为莆田都巡检。

记载妈祖生平的大量文献资料中,传说神化成分很多,如她初生时,一个月没有啼哭;刚刚

一周岁,见到诸神像,即摇动小手作叩拜状;五岁能诵《观音经》,十一岁能跳悦神舞蹈,

再大一点儿,“以巫祝为事,能预知人祸福”。

林默从小生在海边,水胜极好,“长能乘席渡海,常乘云游于岛屿”,救助遇海难的商旅渔

民,所以人们称她为神女或者龙女。她在不到二十七岁时,因海上救险,被台风卷去,人们

不愿承认她遇难,而是认为她功德圆满升天为仙了,莆田一带的人们为了纪念她,建立了祀

庙,俗称“海神庙”。

林默死后更被传为海上保护神,几种书上都记载了同一则故事: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

给事中路允迪奉旨出使高丽,他率领八艘大船航行在渤海之上,突遇大风暴,七艘大船不幸

沉没。正当路允迪惊恐万分之际,一位神女忽然降临在船樯上,此后风浪再大船也没被倾覆。

靠着神女的佑护,路允迪平安到达高丽。徽宗听说此事,亲赐林默祠匾一块,上书“顺济”

二字。这是妈祖第一次得到朝廷褒封。自宣和以后,光两宋就先后敕封林默达九次,封号也

从南宋光宗绍熙的“夫人”进爵为“妃”,元世祖时又进爵为“天妃”,清康熙时再进爵为

“天后”。七百年来,帝王们对她的册封多达四十余次,妈祖的封号已经累积到五六十字,

如“辅国护圣”“护国庇民”“宏仁善济”等。不仅民间祭祀妈祖,朝廷也派大臣礼祭,并

载入国家祀典,各地纷纷兴建天后宫,沿海、沿江、沿河码头无不奉祀。

明代陈侃在《使琉球录》记道,他出使的船长15丈,“舟后作黄屋二层,上安诏敕,尊君命

也;中供天妃,顺民心也”,把妈祖放在与圣旨同等重要的位置。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为国人所熟知,但是很少有人知道,每次出发以前,

郑和等人都要祭祀妈祖,场面相当隆重。船中也供奉妈祖,遇海难、强盗时,必求妈祖保佑。

返国后还要祭祀天妃,并建了天妃庙。

明清时期由厦门通贩外国的商船上,人员编制中有专职香工一名,“朝夕焚香楮(纸)祀神”。

一般中等船上也设有“正副值库二人,主大帆插花、天妃大神旗”,“香公一人,主天妃、

诸水神座前油灯”,可见当时船员们对供奉妈祖的重视程度。

澳门有句俗话:“先有妈阁,后有澳门。”妈阁即妈祖庙。澳门妈祖庙始建于明成化年间,

距今已有五百余年,当时澳门还是一个荒凉的海湾,船民在此休息、祭神。现在澳门的英文

名(Macao)就是“妈阁”的音译。

香港最初也是船民停泊祭神之处,传说很久以前从海上飘来一只红香炉,泊在天后庙前,百

很赞哦!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