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福建 > 泉州 > 泉港区 > 泉港区地名
泉港后龙镇土坑村:厚重家规衍生的“取贵之道”
更新:2017-07-03 10:29【泉港区地名】
导读:土坑村中古代府第鳞次栉比,建筑宏伟。(陈起拓 摄) 村中船队 耕耘海疆 在土坑村庞大的古民居建筑中,还散落着几条小街,如祠堂前街、施布口街、来铺口街等,可别小瞧这几条
土坑村中古代府第鳞次栉比,建筑宏伟。(陈起拓 摄)
村中船队 耕耘海疆
在土坑村庞大的古民居建筑中,还散落着几条小街,如祠堂前街、施布口街、来铺口街等,可别小瞧这几条小街,在古代正是它们串起了一栋栋建筑,见证了一户户人家向外联络、发展的过程,而它们的终点,正是海边。
土坑刘氏一族自古以来就有海运贸易的传统,据说在刘宗孔建村初期,即在土坑海的商屿设抛锚点,后再以屿仔(壁)及许厝海为暂时停泊处,开展海运贸易业务。宗孔去世后,子孙继其志,仍不断发展海运,不过后来受倭乱之挠,陷于低潮。直至清康熙时期,特别是朝廷放开海禁后,土坑海运贸易进入大发展时期,而到了乾隆朝初期,除了海运兴盛外,典当行业也空前繁荣,刘氏在土坑村中开设了多间典当行,致使财源滚滚。
海上贸易的繁盛也推动了陆上贸易的发展,刘守德表示,古时由于土坑村物资较匮乏,所以土坑人常要到泉州等地采买货物,迄今村里还有“红霞红彤彤,骑马下泉州”的俗语,说的就是当时土坑商人前往泉州的场景。
土坑人秉持勤劳、拼搏的精神,这使得土坑村在清代脱颖而出,村子生意之大,远近闻名。乾隆年间,村里诞生了三支强大的贸易船队:一支由刘端弘(人称“刘百万”)率领;一支由刘端弘的大儿子刘建珍掌管;还有一支则由刘端山、刘建布父子控制。往北至高丽,往南至马六甲一带,都留下了土坑船队的帆影。
刘氏家庙中的家规展板
开馆授业 联手兴教
清乾隆年间,土坑村人刘端弘购置18艘大帆船,投身海上贸易事业,终成一方巨贾。据说刘端弘在村子里共建了18座大厝,还开设了6间当铺,身家以百万(银两)计,所以人们称他为“刘百万”。
如果刘端弘仅仅会赚钱,那么他充其量也就是位“土豪”。可是他在中年时的一次决定,却使他脱离了“土豪”范畴,以至于后人都把他敬为“巨贾乡贤”。
据传,刘端弘虽然没读过书,却一贯敬重文人,他一直渴望能在土坑营造书香氛围,让村民都有机会接受文化教育的熏陶,使土坑村能多出人才。他将这一心愿告知同村从事杉木生意的堂亲刘端瑜,没想到刘端瑜竟也早有此意,两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兴教。刘端弘为此开办了南文武馆“选青斋”,刘端瑜办了北文武馆“凌云斋”。为鼓励学习,在两馆中,习文者免费,习武者每日可获赠一粒鸡蛋。
刘端弘和刘端瑜组建“选青斋”与“凌云斋”之后,村里其他人也纷纷效仿他们,于是顺裕文武馆、礼贡书院、三房文馆、三房武馆、五主文馆、横龙武馆、绣花楼学堂(专供女眷学习所用)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刘端弘、刘端瑜还重视“引进人才”,以“士”策“智”,来助力村子教育事业的腾飞。他们特地从浙江“挖”来名儒陈逢春,妥善安排他住在村里,令其能安心为学子授业。自从大力兴教以后,土坑人才激增、精英世出,村子被誉为书乡、学府,全村的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据谱牒载,清代土坑金榜题名的文武进士、晋升仕人者达70多人。村南有秋甫、吉甫两兄弟得中文举“双榜进士”,村北有刘开泰、刘逢泰两兄弟及其侄刘希颜以武举“一门同榜三进士”。一时之间,村中旗杆林立,牌匾丛悬,文兴武昌。
很赞哦!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