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甘肃 > 平凉 > 崆峒区 > 崆峒区地名
崆峒山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有哪些?
更新:2017-07-24 10:44【崆峒区地名】
导读: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物种、地质遗迹和古文化遗迹。 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属内陆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
甘肃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属森林生态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珍稀物种、地质遗迹和古文化遗迹。
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区属内陆半湿润向半干旱气候过渡的典型地带,是黄土高原保存较为完整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成分复杂,兼具明显的古老胜、代表胜、多样胜、稀有胜、脆弱胜的特点,生态区位十分重要,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生物基因库,是陇东地区天然的绿色宝库,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维持泾河流域乃至黄河流域生态平衡,以及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珍稀物种 区内分布维管植物群落野生种120科482属1139种,栽培植物14科114属245种,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植物有银杏、长叶头蕊兰、凹舌兰、毛杓兰、小花火烧兰、对叶兰、小斑叶兰、二叶兜被兰、二叶舌唇兰、对耳舌唇兰、绶草、角盘兰、叉唇角盘兰13种(变种),隶属2科11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有中麻黄、麻黄、钻天杨、胡桃、牡丹、芍药、玫瑰色芍药、荷花芍药、草芍药、东北茶藨、玫瑰、野大豆、甘草、中国沙棘、穿龙薯蓣15种(变种),隶属9科10属;国家Ⅲ级重点保护植物黄芪、胡桃楸、紫斑牡丹3种,隶属3科3属。区内分布脊椎动物297种(亚种),隶属5纲28目80科193属,属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物种37种(亚种),占总种类数的12.46%,其中: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金雕、大鸨普通亚种、豹、林麝、梅花鹿6种(亚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秦岭细鳞鲑、大鲵、西藏山溪鲵、黑鸢、雀鹰、苍鹰、大⑵胀、草原雕、秃鹫、白尾鹞、燕隼、红脚隼、游隼、红隼、鸳鸯、大天鹅、灰鹤、凤头麦鸡、长嘴剑鸻、金眶鸻、红角鸮东北亚种、雕鸮、纵纹腹小鸮、长耳鸮、勺鸡、红腹锦鸡、石貂、水獭、金猫、狍31种(亚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180种,占总种类数的60.61%。分布在保护区的中国特有种28种,占总种类数的9.43%。区内分布昆虫资源13目84科377属599种(亚种),其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昆虫有小红蛛绢蝶1种,主要观赏蝶蛾41种。
地质遗迹 保护区地质资源丰富,分布阶梯状、螺状、麦垛状、塔状山峰或姊妹峰,地势奇险,叠落有致,一线天结构典型独特,悬崖洞穴尤为常见,崆峒山前山有珍贵的地壳运动和造山作用遗迹,大台子、太统山等地寒武纪及奥陶纪地层中有保存完整、种群丰富且十分珍贵的古生代动物化石遗迹,具有极其重要的科考和保护价值。
古文化遗迹 经考证保护区辖区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留下了大量的古文化遗迹和人文景观,望驾山东北麓甘家坟等地发现了齐家文化和仰韶文化遗迹,人文景观为庙宇建筑和亭台楼阁,主要分布在崆峒山和太统山,其中崆峒山属十二大道教名山,是我国道教发祥地之一,古建筑遗迹众多且保存完整,尤以“九宫八台十二院”、“崆峒十二景”、“黄帝问道圣地”等建筑、景观及历史传说影响最为深远,极具保护价值。
很赞哦!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