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河北 > 承德 > 双桥区 > 普陀宗乘之庙 > 普陀宗乘之庙地名

不为避暑 也能去承德(组图)

更新:2017-07-25 20:16普陀宗乘之庙地名

导读:小布达拉宫 避暑山庄 刚刚脱下棉衣,气温就迅速攀升到了必须穿短袖的程度。这个夏天来得太快,让人有点猝不及防。在阳光的曝晒之下,已经忍不住要开始考虑避暑的事儿了。就算

 

 

布达拉宫

 

 

 

 

避暑山庄

 

  刚刚脱下棉衣,气温就迅速攀升到了必须穿短袖的程度。这个夏天来得太快,让人有点猝不及防。在阳光的曝晒之下,已经忍不住要开始考虑避暑的事儿了。就算不为避暑,承德也绝对是值得一去再去的城市。

  祖国山河 浓缩景观

  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中,浓缩了祖国大地各处的景观。其实承德本身就是一个这样的地方。整个中国,再没有一座城市有如此多的象征意义,每一座古建筑背后,都有一段神秘而复杂的故事,每一段城墙都承载着无数的希望。

  避暑山庄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个部分。宫殿区是北京故宫的一个缩小版本,而苑景区则是整个当时中国版图的缩影:北部的万树园,是北方辽阔的蒙古草原的代表,西部起伏的山峦,则象征着中国西部的山区,东南的湖区,当然是南方平原水乡的风格。而山庄周围的宫墙,随着地势蜿蜒起伏,形似长城,是华北平原上安定、和平的象征。

  避暑山庄最美的风景,就是东南湖区。山庄湖区的风景,一直有小西湖之称,即使是三下江南见过无数美景的乾隆皇帝,也对这里的美景赞不绝口。山庄的湖区取材于西湖,以西湖的水域为蓝本,又在天然景观中增添了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用洲岛、堤桥将湖面分割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八处湖泊。烟雨楼、如意洲、月色江声等湖区建筑,也都是仿照江浙一带的著名建筑修造而成。夏意初至,地处塞外的承德正是草长莺飞的好时节,漫步在湖区,只觉得神清气爽,宛若江南。

  避暑山庄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当时的清朝,已经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南方诸省已经出现了太平景象。可是北方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来自关外的清朝皇帝迫切的心愿并不是将蒙古隔绝于长城之外,而是将其纳入藩属。在这样的背景下,承德这个康熙初期武烈河畔一个毫不起眼的小地方,被康熙看重,从热河上营到热河行宫,最后成为“避暑山庄”—当时的第二政治中心,这里见证了整个北方的平定与统一。

  不可错过的外八庙

  外八庙是一个和避暑山庄一样神奇的所在。最初,由于康熙每年都在承德举行木兰秋狝,大批蒙藏的少数民族首领和外国使臣会在承德停留,谒见皇帝,参加庆典。

  从功能上看,外八庙和避暑山庄属于互相补遗,从风格上看,外八庙也呈现出了与避暑山庄的古朴典雅截然不同的风格。这些庙宇大多采用彩色琉璃瓦,有的甚至用镏金鱼鳞瓦覆顶,远远望去,巍峨壮观,金碧辉煌,一派富丽堂皇的景象。多个庙宇都是按照西藏著名寺庙的形制建造的,其中又以桑耶寺布达拉宫以及扎什伦布寺的“承德版”最为著名,是外八庙里不能错过的景色。

  位于避暑山庄东北的普宁寺,是仿照西藏桑耶寺建成的,主体建筑大乘之阁,象征着佛教世界的中心须弥山,与桑耶寺里的“乌策殿”如出一辙。大殿四角分别修四色喇嘛塔,形态、装饰各不相同,代表密宗的“四智”;在东西南北还有四座形状各异的台殿,代表四大部洲;大殿两侧建日月两殿,则是日月围绕须弥山出没之意。这种统一向心的设计,就是西藏佛教寺庙里非常典型的“曼陀罗”设计。同时也代表着乾隆平定了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煽动的武装叛乱后,乾隆本人对统一的看重。

  普陀宗乘之庙,名字就很有历史的厚重之感,而它的俗称“小布达拉宫”更是让这座庙宇披上了神秘的外衣。1784年,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两名清朝官员曾经带着专业人员远赴西藏的布达拉宫勘测、描绘,然后在承德的避暑山庄之外,建设了这座普陀宗乘之庙。对布达拉宫的“写仿”让庙宇在建立之初,就拥有宗教与政治两种意义。而事实上,这里也的确是清朝的外交场所之一。它是土尔扈特部落那场跨越亚洲的东归的终点。1771年,17万土尔扈特部众烧掉自己沿伏尔加河搭建的屋舍,决意回到他们向往的草原。当年轻的土尔扈特汗王逃过俄国女皇哥萨克骑兵的追杀,带着自己剩下不到7万的人民回到草原时,乾隆皇帝就是在普陀宗乘之庙的万法归一殿接见了他,并且在庙中立碑两座,以纪念这场史诗一般的东归。

  1930年,一个瑞典探险家来到这里,看到这座金碧辉煌的宫殿几乎已经无法摆脱成为废墟并且慢慢消失的命运。因此他想要将小布达拉宫中的万法归一殿整体拆除,迁移到美国。他当然未能如愿,但是在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帮助下,他将这座宫殿以1:1的比例复制到了芝加哥的世博会上,并且与米老鼠唐老鸭一起成了当年世博会上最炙手可热的展品。

很赞哦!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