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吉林 > 白城 > 白城地名

吉林白城岭下日军机场遗址发现侵华新物证

更新:2017-06-05 04:03白城地名

导读:近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白城市博物馆联合对岭下镇侵华日军机场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集到大量日军遗物,并对遗址的胜质有了新的认识。 遗址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

  近期,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白城博物馆联合对岭下镇侵华日军机场遗址进行了系统的调查,采集到大量日军遗物,并对遗址的胜质有了新的认识。

  遗址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由机场建筑群、跑道、掩体壕群、高炮掩体群组成,规模庞大,布局缜密。机场建筑群位于遗址群的中央,由格纳库群、维修厂、发电厂、给水站、办公楼、食堂、宿舍等60余处建筑组成,呈扇形向心布局。其中4处宿舍址保存较好,其余破坏严重。跑道已被辟作农田,难寻痕迹。掩体壕,即飞机野战掩体,共有18处,分为南北两区,其正面呈拱形,整体呈蛋壳状,为钢筋混凝土浇筑,保存较完好。2至3个掩体壕共用一处弹药库,现存有6处。在遗址的东、南侧,环形排列着32座夯土高炮掩体,构成强大的交叉火力网。

  遗址地表遍布瓦砾,融化变形的玻璃碎片散布其间,可见日军撤退时曾对这些建筑进行过破坏。在宿舍、食堂遗址附近,我们发现了数处垃圾倾倒地点,采集到大量日军废弃的陶瓷器、玻璃器、铁器、弹壳、弹夹等。其中陶瓷器可分为民用瓷器和军用餐具。民用瓷器主要产自日本韩国,多采用描金工艺,较为高档,推测其使用者应为高级军官或机场的工程人员。军用餐具规格统一,数量较多,可分为大小两型食钵和汤钵,釉色灰暗,制作粗糙,内壁多装饰有日本陆军的五芒星标志,应为长春隆山窑场烧造。在办公楼遗址附近,我们发现了一处军用餐具集中掩埋地点。这些瓷器多被原地打碎,层层堆叠,深埋土下。根据文献记载,该部日军在撤退时曾向陶瓷器皿、面粉等遗留物资中投放鼠疫病毒,在1945至1950年间,造成驻地附近的太本站、青山、大岭、平安镇等村落共884人感染鼠疫死亡。这处集中掩埋地点,可能与鼠疫流行时中国人民采取的防疫措施有关。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加紧侵略中国,在吉林白城市岭下镇至大青山一线修筑了规模庞大的航空基地,并在此建立了“白城子陆军飞行学校”,为侵华战争培养了大量飞行人员。抗战胜利后,这些建筑工事大多被拆毁,渐成废墟。在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岭下镇等处机场遗址被相继发现和记录,并被列入吉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以往学者多认为岭下镇侵华日军机场遗址属于关东军第二飞行集团第七飞行团。但根据日军战史资料,该团分驻新京、公主岭延吉、东京城、敦化,在白城未曾驻军。据关东军飞行第204战队战史载:“昭和14年5月8日,满洲国龙江省镇西(即岭下)飞行场展开”,第205飞行场大队战史载:“昭和17年6月6日,驻屯地安南省科尔沁右翼前旗镇西……共教导飞行第204战队协力。”由于第204战队受属于白城子陆军飞行学校教导飞行团司令部,第205战队受属于白城子陆军飞行学校教导航空地区司令部,而两队皆驻于岭下镇相互“协力”,据此推测岭下镇机场遗址可能为白城子陆军飞行学校教导飞行团及白城子教导航空地区司令部所在地,南北两区掩体壕群应当为飞行第204战队及第205飞行场大队的驻所。

  从1935年左右营建至1945年日军战败,侵华日军白城子陆军飞行学校所培养的飞行员及其战斗部队在中国、东南亚以及太平洋地区犯下了累累罪行。同时,这些侵略者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为了修建这些工事,日军从河北山东等地诱骗、强掳了大量劳工,这些劳工多因高强度的工作而死亡。2001年,村民在南区掩体壕南一千米处开挖鱼塘时曾挖掘出大量无名骸骨,应当就是这些劳工的遗骨。除此之外,该部还曾参与化学武器作战的演习和实战。在1940年冬季,该部在平安镇岗上开展化学武器作战训练。1945年8月20日,该部派遣飞机向王爷庙(今乌兰浩特市)喷洒细菌武器,试图在兴安盟地区造成大规模瘟疫,以拖延苏联部队的南下。时至今日,一些遗留的化学武器仍然威胁着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

  作为侵华日军罪行的重要见证物,岭下镇侵华日军机场遗址值得我们保护与铭记!(赵里萌 王浩宇)

很赞哦!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