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江西 > 萍乡 > 莲花县 > 莲花县地名

北京栽种莲花始于何时

更新:2017-07-24 17:02莲花县地名

导读:夏日炎炎,荷花盛开。古人多将荷花称为莲花,农历六月也被古人雅称为“莲月”、“荷月”。说到莲花,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有“北京城发源地”之称的莲花池。那么,历史上京城

  夏日炎炎,荷花盛开。古人多将荷花称为莲花,农历六月也被古人雅称为“莲月”、“荷月”。说到莲花,人们很自然会联想到有“北京城发源地”之称的莲花池。那么,历史上京城到底有多少处莲花池?老北京最热闹的赏荷之处是哪里?北京是何时开始栽植荷花的?

  辽萧太后最早植莲花于延庆“莲花池”

  完颜亮为迁都先植莲:“惟燕京地暖,可栽莲”

  荷花,又名莲花,属睡莲科,莲属,是多年生草本水生植物。因其花朵硕大,花色艳丽,故有“水生花卉之王”和“花中君子”之称。据植物学家考证,我国种植荷花的历史已三千多年。

  北京地区栽植荷花的历史,辽代以前未见记载。《北京花卉史话》称:北京种植荷花大致始于辽代。辽太宗会同元年(938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幽州为南京,又称燕京,作为辽代陪都。在辽统和二十二年亦即北宋景德元年(1004年),宋辽缔结了“澶渊之盟”后,宋辽维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并多有交往。宋朝使臣将广植于南方的莲籽赠予辽国,被植于上京(今蒙古巴林左旗南)。因其“艳而不妖”,“荷气微风香暗通”,颇受辽圣宗耶律隆绪青睐,将其视为“国花”。

  辽圣宗时期,萧绰太后(萧太后)于缙山县(今延庆区)妫水之南设行宫,除建有亭台楼阁外,还辟有一处池塘种植荷花,称“莲花池”。每当夏季莲花盛开之际,萧太后便于莲花池旁赏花戏水。《北京市延庆县地名志》载:莲花池“辽代成村,县志载,该地为萧太后植莲之所,故名莲花池。其池为八块条石围砌成的泉池,深两米。”

  北京城的前身是商周时期的都城——蓟,建在今天莲花池的东边。郦道元所著《水经注》记载:“湖有两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之旧池也。”此水域金代之前称西湖太湖、南湖泊,据传辽时已有来自上京的莲花栽植于此,但为数极少,未成景观。

  辽天庆五年,即金收国元年(1115年),金定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称“上京会宁府”。金天德元年(1149年),海陵王完颜亮成为金朝第四位皇帝,他主张迁都燕京(今北京),但遭到大多数官员的反对。为给迁都制造舆论,他在上京栽了200棵莲花,都未成活。这里有何道理?他的亲信逢迎道:“自古江南为橘,江北为枳,非种者不能栽,盖地势也。上京地寒,惟燕京地暖,可栽莲。”金贞元元年(1153年),完颜亮在辽代燕京城旧址,即西湖畔(今北京城区东南部广安门一带),建成金中都,并命名为“中都大府”。迁都后,又诏令在西湖大量种植荷花,并将其更名为“莲花池”。

  清代北京曾有三十八处“莲花池”

  什刹海荷花市场最负盛名:“十里藕花香不断”

  明清时期,荷花已成为北京地区栽植较为广泛的花卉之一,清代有“奉宸苑三十八处莲花池”之说。据《京华园林丛谈》载:“三十八处莲花池之地址:在城内的有紫禁城外护城河、南海、中海、北海、积水潭、后海银锭桥西、地安桥西什刹海,计七处;在西郊的有圆明园、颐和园、六郎庄、圣化寺、北坞、功德寺、泄水湖、耕织园、玉泉山、菱山铺、湖心楼、畅春园、长河两岸、万泉河两岸、紫竹院、乐善园内、乐善西池、乐善南池、乐善东池、倚虹堂、钓鱼台,计二十一处;在北郊的有德胜门外、立水桥,计两处;在南郊的有大红门、草桥、镇国寺、团河、南莲花池子、北莲花池子、万泉寺及京师护城河,计八处。”“奉宸苑”是清廷所设官署,为内务府所属三院之一,掌管皇室苑囿园林。这三十八处莲花池均属“官管”,是帝后、皇亲国戚及王公大臣们赏荷之所。

  除了奉宸苑这三十八处莲花池外,京城的许多寺院内也栽植莲花。佛教有“花开见佛胜”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由于莲花在佛教上的神圣意义,莲花被视为 “圣花”,成为佛寺中常见的吉祥花。

  老北京有“崇效寺的牡丹,天宁寺的荷花”之说。天宁寺位于广安门外北侧,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时称“光林寺”,是北京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天宁寺高僧皆喜欢植荷,多为盆栽水养。在每年的盛夏,高僧们用大缸养荷并摆放院内,粉色、白色的荷花争相竞放格外艳丽,其中最为名贵的是翠绿荷花。天宁寺成了老北京夏天赏荷的重要去处之一,尤其是阴历六月二十四日,相传为荷花仙子的生日,前来参佛观荷者络绎不绝。

很赞哦!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