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内蒙古 > 阿拉善盟 > 额济纳旗 > 额济纳旗地名
神舟升起的地方额济纳:牧民曾为航天数次搬迁
更新:2017-08-23 11:18【额济纳旗地名】
导读:(原标题:看“神舟”飞天 赏戈壁胡杨) 金秋十月,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迎来一年中最为美丽的季节。 神舟升起的额济纳,入眼最多的是胡杨:戈壁深处的胡杨,痉挛般的身躯
(原标题:看“神舟”飞天 赏戈壁胡杨)
金秋十月,内蒙古额济纳旗的胡杨林迎来一年中最为美丽的季节。神舟升起的额济纳,入眼最多的是胡杨:戈壁深处的胡杨,痉挛般的身躯死死阻挡着风沙,保持着水土,守望着“神舟”飞天。居住在弱水河畔的内蒙古额济纳旗人常这样赞美胡杨:生,一千年不死;死,一千年不倒;倒,一千年不朽!这是不屈不挠的“胡杨精神”。今天,它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额济纳大地发扬光大。
为了航天事业
牧民让出故土数度搬迁
额济纳旗境内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书写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多个“第一”: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第一艘载人飞船……
东风航天城内一片密林之中有一座烈士陵园。长眠在此的600多位航天人,有的人为了巡道被沙暴掩埋在茫茫沙漠中;有的人为了攻克技术难关,年轻的生命早早凋零;有的人为了排除险情,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他们,就像倒而不朽的胡杨,静静躺在这里,继续注视着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等待下一次的点火运行。
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近期择机发射的消息,还牵动着额济纳旗一些蒙古族牧民的心。1958年,为建造中国第一座卫星发射场,额济纳旗300多户、1400多名蒙古族牧民开始了长达8年、数易其居的生活,他们让出近4万平方公里的家园。
75岁的蒙古族牧民南斯勒玛无法忘记58年前首次搬迁的情景:一家人收起毡房,赶着牛羊,骆驼上驮着三大箱家当,与其他300多户牧民一起离开世代生活的家园。
“搬迁的时候很多老人都哭了,大家都舍不得离开,心里很难受。”南斯勒玛说,人们走一阵回头看一阵,但没有人拒绝搬迁。
此后近10年时间,这些牧民走遍额济纳旗11万平方公里的戈壁、草原。每到一处,如果草长得不好,水不能饮用,人们再寻找新的地方。
经历过当年搬迁的蒙古族牧民傲云格日勒对每一次的神舟飞船发射都很关注。“那里是我的故土,就像我的母亲一样。当年离开时很舍不得,但是祖国的航天事业在那里发展进步,我们搬得再远也值!”她说。
对抗恶劣环境
戈壁荒滩变成生态牧场
坚守,不屈,克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航天人巨大的付出,他们用汗水和心血,书写了中国实现技术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而守望在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的额济纳人,用不挠的精神对抗恶劣的环境,用辛勤的双手编织绿色的衣装。
68岁的根登与妻子永青加布1987年承包额济纳旗赛汉桃来苏木的万亩荒滩,种植沙枣、梭梭、胡杨,开辟人工饲草料基地,养殖骆驼和牛羊,为发展生态效益型畜牧业经济树立了榜样。曾经的戈壁荒滩变成了绿草如茵、花果遍地的家庭生态牧场。
“有些树苗在恶劣的环境下很难成活,我们就像抚养孩子一样照料它们,再难我们也坚持了下来。”根登说。
退休干部苏和放弃安逸舒适的城市生活,2004年以来在额济纳旗黑城遗址附近种植梭梭3000多亩,在黑城遗址西侧上风口形成一条500米宽、3公里长的灌木林带,迎头砍断了扑向黑城的“沙魔”……
胡杨般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直在这里传承与发扬。
“神舟故乡”名片
提升了额济纳旗知名度
十月金秋,额济纳旗迎来一年中最美丽、最热闹的时节:胡杨醉了,游客们来了,神舟要飞天了……
这个仅有3万多常住人口的旗县,10月以来的游客日均接待量达6万余人。看“神舟”飞天,赏戈壁胡杨,访黑城古韵,观居延碧波,成为游人抵达额济纳旗之后的必选行程。
得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时间的确切消息后,不少游客开始四处打听在外围观看发射的最佳地点,想要亲自感受这一壮美景象。
“神舟故乡”的名片提升了当地知名度,日渐改善的生态环境、更受重视的遗产保护,让更多中外游客想来一睹戈壁绿洲和丝路古城的神奇。
发源于祁连山的黑河水正源源不断地流向额济纳旗北部的居延海,今年,黑河入境水量增多,居延海湿地水域面积超过42平方公里,是近12年以来的最大值。堪称戈壁奇景的这片湖水碧波荡漾,鸥鹭齐飞。
很赞哦! (180)
上一篇:额济纳,用眼睛记录的地方
下一篇:一生不能不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