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内蒙古 > 通辽 > 通辽地名

“通辽”释义与老城壕(2)

更新:2017-07-20 07:13通辽地名

导读: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西侧,离此最近的城市郑家屯也有200华里。为了方便巴林爱新荒开垦后大宗的粮食有一个交易之所,黄仕福提出择地建城:“镇基屯基

通辽地处科尔沁草原西侧,离此最近的城市郑家屯也有200华里。为了方便巴林爱新荒开垦后大宗的粮食有一个交易之所,黄仕福提出择地建城:“镇基屯基。查向来放荒不先勘留,听凭各户按照领地,段内盖房凿井,殊嫌散漫。此荒拟先勘镇基、屯基。此段荒内于适中之地应留镇基一处,占地约五方”。别小瞧了这寥寥几个字,却是破天荒之举,在放荒之前预先留出镇基、屯基,在科尔沁放荒史上是第一次。

那么,最初的老通辽“约五方”有多大呢?方,是当时的土地计量单位,一方,相当于45垧(645亩)。说白了,老通辽东自建国路,西至西顺路。南自科尔沁大街,北至霍林河大街南三十米。一个中规中矩的长方形小城。

通辽修建城壕是在1914年。为什么修城壕?防洪!

在通辽城择址报告上,黄仕福当年曾预言,建成后的通辽“地势高爽,永无水患。”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就在通辽建城第二年,西辽河就给黄仕福一个下马威,这一年夏汛,西辽河水暴涨,肖家窝堡决口,顺通辽镇西南方向冲进城里。给刚刚建起来的小镇以沉重的打击。刘振亭建在镇东一华里的小街基,因地势低洼,被水淹七军,损失尤为惨重。于是,黄仕福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决定修筑城壕。城壕底部宽二十余米,顶宽五米,高七八米,全部用黄土夯筑而成,十分牢固。城壕四至就是最初规划范围。而处于城外的“小街基”则被隔在城壕之外,1915年西辽河再次决口,通辽城内有惊无险,小街基再次被淹。

为方便车马行人,城周留有城门,除东南西北四门外,还有东北门、东南门、东南门、西南门。其中,南门、北门位于交通路南北两端。西门位于中心大街两端,东门位于永清大街东端。

1924年,城壕经历五次大水冲击已不堪重负,决定重修城壕。“为防水患,通辽本城修筑壕坝,拟定以工代赈办法,会各区争送灾民来城工作。”

这次既是重修,也是扩建。此时远东门外已有回民百余户,修建大量房屋,并修建了太山娘娘庙(姑子庵)、文庙、马道尹府等大型建筑,与小街基连为一体。因此,东城壕移至现东顺路城东门也改到现永清大街。这次修筑城壕采取的是以工代赈方式,荒务局出面组织,各商户捐资,四周农村灾民出力。可谓一举数得。——《老通辽百年回眸》

?

作者简介:

王玉涛,笔名,远墨。

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通辽市科尔沁区作家协会副主席;通辽科尔沁历史文化研究会暨孝庄研究会会员;第四届通辽市政协文史专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业余写作,先后出版长篇历史人物传记《僧格林沁》(200412月,远方出版社。合作)、散文集《庙会》(2011年8月,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在省地以上报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庙会》《碧云天》《麻脸》《绝活》《最后的土地》《小酒馆》等。近年致力于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在《通辽日报》《科尔沁都市报》等先后发表《象教寺戏曲彩绘图说》(待出版)《老通辽百年回眸》《老涛话说老通辽》等系列文章。

很赞哦! (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