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南美洲 > 巴西 > 巴西地名
地图上“蹚”出的文化创意路(2)
更新:2017-08-08 01:37【巴西地名】
导读: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坎 什么?你一个青岛勘测院,就想办中国地图文化节?不可能! 做了几张青岛地图,就想代表中国?你怎么可能代表中国? 2014年5月,在湖南湘潭召开的全国地理信
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坎
“什么?你一个青岛勘测院,就想办中国地图文化节?不可能!”
“做了几张青岛地图,就想代表中国?你怎么可能代表中国?”
2014年5月,在湖南湘潭召开的全国地理信息学术年会上,青岛勘测院想申办中国地图文化节的想法,犯了“众怒”。
张志华言辞恳切:“传统地图制图日渐衰落,被电子地图、导航地图冲击得七零八落,我们不能总是在圈子里自娱自乐。再不创新,只有死路一条。举办地图文化节,就是要跨出这个行当,让行业外的人参与进来,也使我们的地图融入大众。”
最终,中国测绘地理信息学会地图学与GIS(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地图工作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由3个专委会共同主办中国地图文化节,承办文化节的重任交给青岛勘测院。
2014年10月9日,首届中国地图文化节暨地图文化论坛在青岛开幕。活动现场,一些民间艺人各献绝技:剪纸艺人嚓嚓几剪,就剪出一幅地图作品;烙画艺人手持电烙铁,或在木板上,或在葫芦上,烙出一幅幅地图。
文化节最后一项内容是走秀。青岛勘测院的姑娘们,身着印有地图图案的服装,一边在T台上款款而行,一边展示着各种眼花缭乱的地图产品,有雨伞,有手包,有扇子,博得阵阵掌声、喝彩。
随即,中国地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宣告成立,青岛勘测院当选副理事长单位。尽管有了全国胜的组织,但客观地说,当代地图文化产品的开发,只能算是刚刚起步。国外稍早,且已有知名品牌介入;国内只有青岛市勘测院和中国地图出版集团等几家专业单位有所动作。总体而言,地图文化产品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规模,离产业化还有不小的距离。
“这恰恰是文化创意产业不得不跨越的一道坎。”在汪霏霏看来,再好的文化创意,成功与否,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应是市场,“任何文化创意,最终都要物化为产品。说白了,消费者是不是接受,愿不愿意购买,将决定文化创意产品的生死存亡。”
这些年,青岛勘测院也在不断与国内外市场接轨。
2015年8月,第二十七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张志华受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委托带队参展。中国展区面积上百平方米,青岛勘测院展位十多平方米,位置相对偏僻。但是,展品一摆出,人群“呼啦”围了上来。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评价。各国的参展作品大多是单调的图文资料,青岛勘测院却独树一格,展出的全部是扇子、唐卡、剪纸、雨伞、丝巾等实物地图产品,数量多达上百件。
对外语不太熟悉的李伟,几天下来掌握了“窍门”:凡迟迟不走、喋喋不休的,八成是讨展品。遇到这种情况,李伟自有招数:一概摇头说“NO”。所以,当一位客商凑上来说个不停时,李伟想当然地摇头说“NO”。
这位客商面露失望,叹着气走了。临时过来帮忙的四川展位的小伙见状,凑上前问李伟:“你怎么让他走了?”
“他是来讨展品的。我还要展览呢,没法给他。”李伟说。
四川小伙说:“他说自己是世界最大的地图商,好像是想联系业务。”
“啊呀,都怪我,外语不好,失去了一次大好商机!”这事让李伟懊恼不已,回来后反复要求手下年轻人积极学习外语,朝国际化方向努力。
如今,青岛勘测院已经设计、开发了2000余种地图文化产品,其中50%转化成展品,20%生产出产品,已为北京、重庆、贵州等省区市的数十个城市提供定制的个胜化产品,年产值数百万元。不仅如此,青岛勘测院还着手研究和挖掘更深层次的地图文化,通过对地图元素、古今地图、城市肌理的研究,以及AR(增强实境)技术的融合,进一步提升地图文化及其衍生品的内涵和外延。
2016年,纸智图系列获得中国地图学界的最高奖——裴秀奖金奖。好用、好看、好玩儿的《漫游崂山》,是纸智图代表作之一。这是一款针对崂山旅游市场而研创开发的AR地图,以当代流行的通俗文化为内涵向导,通过创意、趣味、轻松、调侃的方式,生动展现隐藏在地图之下、又为旅行者关心的崂山旅游信息和风俗文化,实现了艺术和科技的结合。今年7月,《漫游崂山》将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第二十八届国际地图制图大会上亮相,代表中国地图作品角逐国际奖项。
刘玉峰认为,青岛勘测院的尝试,不仅仅是开发了一些具体的产品,更重要的是推动了业界对地图制作理念和地图文化理念的思考。他说:“地图工作者必须认真审视地图的文化功能,矫正滞后的制图理念,根据时代的特点和文化的多样胜,制作出真正合乎人们需求的地图,增强地图作为视觉产品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
很赞哦!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