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青海 > 海东 > 循化县 > 循化县地名

湟水河谷:隶属于青藏高原 对华夏文明贡献极大(4)

更新:2017-09-11 06:31循化县地名

导读:当然,大通河流域对于人类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在古典时期,大通河流域的森林、草场,更多吸引的是从事牧业的边缘部落罢了。而在工业化之

当然,大通河流域对于人类来说,也并非一无是处。只不过在古典时期,大通河流域的森林、草场,更多吸引的是从事牧业的边缘部落罢了。而在工业化之后,象大通河这种水资源丰富、有足够落差的河流,又有机会以一种新的形势,为人类提供资源了。那就是通过修水电站,为人类提供电力。不过大通河能够在干、支之名的争夺战中,胜过湟水,并非是因为它现在能够奉献更多的资源。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技术问题。因为按照现在划定流域干支的标准,一般是取长或取量。也就是说,一个水系上流最长或水量最大的那条支流,一般会被认定为干流。很不幸的是,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作为青海省毫无疑问地缘中心的“湟水”,无论是在长度还是流量上,都比不过它北面的大通河。所以在相关技术人员的标准下,大通河替代了湟水,出现在那些只标注干流的低精度地图上。

如果从地理的标准来看,这种做法并无可厚非。问题是,一张地图所显示的并非只是地理结构,而是包含人类存在信息的“地缘结构”。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以地理标准,而把湟水这样一条极其重要的河流,从地图上抹掉是不可接受的。这样的话,不仅会让人无法直观认识到,湟水河谷的存在。亦会对一些朋友造成认知上的困惑,那就是:为什么西宁作为青海的省会,却没有处在一条大河之侧。而它北面被明显标注出来的“大通河”,边上却没有什么重要城市?

在物理标准和地缘标准之间,找到平衡点来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并不难,那就是将湟水和大通河作为两条单独的河流分别标注,并加以研究。这种认知,其实也是千百年来,居住在达坂山南北的居民共同的认知。也就是说,这两条河流在汇入黄河之前,曾经出现的短暂合流,并不应当,也不会让人认为,它们应该被归入同一地缘板块。真正能和湟水河谷放在一起研究的,是之前我们解读的,南边那段黄河河谷。

之所以会在这里为“湟水”鸣不平,是因为这条河流对于华夏文明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即使不考虑它与华夏上古文明之间的关系,仅从政治角度来看待中央之国的形成问题,我们也能够湟水河谷的地理位置推测出,如果中央之国想进一步渗透青藏高原腹地,湟水河谷将会是二者之间的必经之路。不过这样一条贯穿整个青海高原核心地带,由关中(长安所在地)直达青藏高原南部地缘中心——雅鲁藏布江流域(拉萨所在地)的通道,正式为中央之国所知晓,要等到下一个强大帝国“唐”的出现了。那时候生活在青藏高原的部族,正处在“事业的巅峰期”,强大的吐蕃王朝史无前例的完成了青藏高原的统一工作。所以这条连接两大地缘板块的通道,被称之为“唐蕃古道”。而行走在这条道路上的,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文成公主”了。

需要注意一定,在我们所吸收的历史知识里,经常会提到一些道路的开辟。然而这种道路的开辟,仅仅从官方角度来看的,我们可以称之为“官道”。没有任何证据能够表明,一条重要官道的产生,是不需要在前人开拓的基础上来做到的。即使是史家把开辟东西方交通大动脉的功绩,安全归功于张骞“凿空”西域,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张骞在整个行程中,其实是在对已存在道路的一种考察。从这个角度说,贯穿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通线,也并非出现在唐代。最起码,藏族的先民应该很早就利用这条交通线,渗透到了青藏高原的南部。

虽然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华夏文明已经融合了诸多边缘文化,占据了足够多的地理单元,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地缘板块之一,但总的来说,华夏文明是一个缺乏主动扩张力的文明,这当然也可以理解为,是“爱好和平”。在经由夏、商、周、秦四代,华夏文明终于基本完整控制了地球上农业基础最好,面积最大的东亚核心区之后,中央之国的历史,开始推进到了王朝循环的怪圈之中。农业文明所带来的,对土地的强烈依附感,以及尽得天下可用之土的优越感,都使得华夏文明如果不是承受到了特别的压力,是很难再有向外扩张的欲望的。

很赞哦! (5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