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山西 > 吕梁 > 临县 > 临县地名
吕梁古村落如何活出“年轻态”(2)
更新:2017-05-16 14:30【临县地名】
导读:相较于冯宽容,在离石区彩家庄村人第一书记白鹏辉对古村落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我就是彩家庄人,就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多为群众做点事是我的责
相较于冯宽容,在离石区彩家庄村人第一书记白鹏辉对古村落有着更为深刻的认知。“我就是彩家庄人,就是一名普通的村干部,多为群众做点事是我的责任,我不能让这样的古村落消亡甚至消失”白鹏辉用朴实的语言表达着他对彩家庄的喜爱,也用行动诉说着他对彩家庄的希望。他正在规划着彩家庄的发展和未来。
那是他的家,是彩家庄村民人的家。古老的建筑和人文气息让这样一个村庄有了故事,让在这里的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心甘情愿地把发生在这里的故事交还给它。
一座特色建筑,一个传统古村落,能让人们记住一座城市、一个地域。正如市委书记王清宪在近期和省旅游局局长冯建平会见时说的那样,吕梁有着丰富的黄河文化、黄土风情、绿色生态、红色遗址、文物古迹等旅游资源,可感受胜强,可体验胜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的增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既为旅游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条件,也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反过来讲,在这其中,提高古村落群众的生活条件,对古村落继承发展是有一定推动作用。
技艺娴熟的古建筑工匠难寻, 大力培养一批古建筑艺人是关键,传承和创兴需要“两面兼顾”
传承与创新面临“两难”,这是古村落发展的实际问题。
“古村落是历史遗留产物,但是生活在它里面的现代人过的是现代生活,现代人要在古居所里过日子,本身就有着矛盾”,在古村落规划设计中,一些参与者都有这样的思考。离石区今年在云南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刘杰在论文中就有着这样的描述。他从专业的建筑知识中敏锐地意识到,局限于社会发展水平和建筑观念,古村落已经远远落后于现代生活的需求,如不与时俱进加以改进,很难融入现代生活。
刘杰举例,虽然全国范围许多古村落在近年得到了大力修缮保护,但“中看不中用”的弊病慢慢显露出来:以木材作为承重结构,存在安全隐患;没有卫生间设置,生活很不方便;百叶窗不够透气,空气不够流通;缺乏全方位的规划,街道狭窄交通不便;排水与电力供应,较难进行完善和改造……
那么,是应该一味遵循古村落原有的规范进行建设,还是按照现代标准打造出与时俱进的新“村落”?刘杰认为,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标准,也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建筑技术、材料等等。不仅古村落不利于现代人起居的部分应该摒除,古村落中的一些古建筑也应该在抓住精髓的基础上,大胆于外形上、功能上根据现代人以简约为美、以实用为主的标准作出改进。
刘杰在论文中列举了不少成功典型。海口的上邦百汇城就是新式骑楼建筑。它根据其商业模式的需求对骑楼空间尺度和形态进行了更新——扩大传统骑楼形态的架空高度和进深,空间形态朝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拓展,形成较大的空间。同时利用材质、颜色和构成元素,如柱子和界面等部分的变化和组织,塑造出了丰富多样的骑楼形态。
另外,艺人的传承发展也是古村落保护中的一个尤为重要的难题。古村落要恢复、修缮,主要的是修补、翻新、复制一些古建筑、古楼宇、庙堂,这就需要懂得这方面工艺的专业人才。
古村落建设其实难度很大,仅从外观上来说,一些古建筑就与其他建筑有着本质的区别。瓦式结构、横梁结构,装饰起来既要自然素雅、厚重大气,而且粉刷下来,相比涂料更经得起时光的洗礼,但施工技术成本极高;棱角要分明,色泽要有质感。这种砖石需要提前定制;工艺同样讲究:灰缝要一致,接槎要严丝合密,阴阳角要锯砖磨边,门窗刻花、雕塑都有讲究,这种工艺现代的木匠、石匠、泥瓦匠很难寻觅。
能“讲究”,就不要“将就”,这样保护古村落时才可能做到了原汁原味。这是让古村落再次焕发活力,活出“年轻态”的最低标准。
很赞哦! (181)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