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台湾 > 台湾地名
大陸人看台灣-同學,妳來自哪一省?
更新:2017-08-07 10:51【台湾地名】
导读:大陸人看台灣-同學,妳來自哪一省? 2016年04月14日 04:09 旺報 (宋雅紅/世新大學交換生)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這首八十年代的台灣民謠《橄欖樹》,唱出了
大陸人看台灣-同學,妳來自哪一省?
2016年04月14日 04:09
旺報 (宋雅紅/世新大學交換生)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這首八十年代的台灣民謠《橄欖樹》,唱出了那個時代許多人的心聲。「少小離家老未回」大概是許多歷經戰爭年代的人心中久久不能癒合的創傷。台灣,位於中國大陸南端,那道湝的台灣海峽,硬是深深地隔出了幾代人的悵惘。
在台灣生活的時候,通常話音剛落就會被發現是交換生。碰到愛聊天的熱心台灣人總會問一句「同學,妳來自哪一省?」然後,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台灣的士林官邸裡有很多退休的阿伯阿媽在做志工,每到一處就會聽到詳細的講解,那天遇到的阿伯很熱心,講起蔣先生的字讚不絕口,一聽我是大陸來的交換生,便問我來自哪一省。
「阿伯,我來自甘肅省,很遠的」,「哇,那是真的很遠,我的老家是浙江省的,舟山妳有聽過嗎?戰敗後父親帶著全家人遷到台灣,剛到台灣的時候,舉目無親,到基隆港後來又輾轉到台北,剛來的時候日子很苦的。」
「那阿伯還有再回去過舟山嗎?」「沒有了,也想過回去看看,但是大概都不一樣了吧」。大陸對於阿伯來說,是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那是故鄉,卻又是回去也找不到家的地方。
十二月的時候,和同學一起早起到郵局買台灣發行的猴年郵票,排隊的時候一看全是爺爺奶奶,貼郵票的時候不懂,問了旁邊的爺爺。
爺爺講起話來話來完全沒有台灣腔,我有些好奇便問爺爺是哪裡人,爺爺用那幾十年都沒有改變的鄉音說「我老家是山東的,當年還是中學生的時候跟著山東流亡學校一路南下,後來又來到台灣,剛到台灣的時候沒辦法啊,就入了伍,在澎湖當了很多年的兵,周圍都是山東人,這麼多年口音都沒有變。」
等一等,如果沒有記錯的話,「山東流亡學校」不是那個齊邦媛先生在《巨流河》裡提到過的學校嗎?在那段戰爭歲月裡,這些學生輾轉到重慶又到台灣,一路南下卻堅持在讀書學習。
「爺爺當初是一個人加入流亡學校的嗎?」「對呀,就再也沒有見過父母,回不去了」。聽著老爺爺濃厚的山東腔,突然就明白了那句「鄉音未改鬢毛衰」,只是老爺爺做不到「少小離家老大還」了,只有那一口鄉音成了遠方留下的哀思。
從沒想過一句「同學,妳來自哪一省?」幫我補上了那段不熟悉的歷史,每次在聽到對方說「甘肅省好遠」的時候,我都在期待下一句,那可能是一個故事,也可能是一句溫暖的回應:「我知道的,我去過敦煌,蘭州的牛肉麵也很好吃,對啦,台北的牛肉麵妳有沒有吃過?」
在台灣交換的生活裡,我時常會感慨在台北的生活真的很方便,沒有什麼去不了的地方,也沒有什麼文化上的差異、語言上的障礙。
沒去台灣交換之前,我擔心過在談到「大陸」、「中國」、「台灣」這些字眼的時候勢必會帶來什麼衝突,可是聽到那句「同學,妳來自哪一省?」突然感覺那些緊繃著的神經被打破了,大陸好像是他們口中再熟悉不過的地方,好像一句話就可以讓我們聊很久很久。
有時還會想起台北宿舍窗外「轟隆轟隆」的機車聲;宿舍樓下十米遠的地方有家早餐店,最喜歡店裡的鹹豆漿配蛋餅,每次買完以後,老闆都會親切地說聲「謝謝」;每天去學校的路上總會穿過景美橋,一橋之隔便是新北市和台北市。
逛台北故宮的時候,看到蘇軾的《寒食帖》,激動地想著,歷史原來可以跨越九百多年來到我們的身邊;聊起天的時候,發現和台灣的同學看過同樣的小說,追過同樣的電視劇,想說其實我們的距離沒有那麼遠,我們可以近一點,去了解那些我們相互錯過的過往,去傾聽一段我們不曾了解過的故事,而這些大大小小的故事,串成了我們彼此之間最大的羈絆。
(旺報)
下一則:台灣人看大陸-食在廣州 熱鬧有生機
上一則:兩岸史話-藏在錢幣裡的近代史 光緒的幣制改革(九之七)
相關新聞
發表意見
留言規則
很赞哦!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