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西藏 > 拉萨 > 城关区 > 罗布林卡 > 罗布林卡地名
拉萨在哪里?
更新:2017-08-13 05:03【罗布林卡地名】
导读:拉萨在哪里? 拉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没去过的人可能知道,去过的人也说不清楚。 我去过拉萨。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防寒、抗晒、学习如何应对高山反应,查阅关于拉萨、
拉萨在哪里?
拉萨是一个什么样的城市?没去过的人可能知道,去过的人也说不清楚。 我去过拉萨。去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防寒、抗晒、学习如何应对高山反应,查阅关于拉萨、关于藏区的资料。而在拉萨的几天里,这些都没有派上用场。从习见的生活场景转换到陌生的环境,我所有程序化的思维和条件反射似的情绪表现通通失败。一切都恍恍惚惚,介于真实和虚幻之间,有点像多年前的旧梦。 拉萨的颜色是纯粹的。天空毫无杂念的蓝,阳光无拘无束的亮。在这样的底色上,色彩鲜明的经幡,红黄白三色为主的佛教建筑,简洁明快,不像内地城市这般班驳、暧昧和拥挤。慷慨的日光无遮拦地倾泻,但不觉得炎热,即便热也不会大汗淋漓,皮肤很舒服。 遇上一个节日,萨嘎达瓦,释迦牟尼诞生和圆寂的纪念日。八角街汇聚了来自藏区各地的藏族群众,他们来此转经:在环行的八角街以顺时针的方向,一圈又一圈地走,周而复始。他们口中念着六字真言,一遍又一遍。我坐在街边玛吉阿米酒吧二楼弧行大窗边,窗外一边是肃穆而来的光洁或沧桑的面孔,一边是慢慢走远的高大或矮小的背影。我不知道是什麽力量,在无形中指挥着他们的行程,指引着他们的灵魂。 你会在人群中一眼看出异乡客和外国人,因为藏族人脸上是标志胜的高原红,他们服装以暗红和金黄为主色调。如果再仔细一点,你会发现本质胜的区别在于,本地人和朝圣者虔诚庄重,游客们的脸上写满了好奇和惊讶。 空气中满是藏香焚烧的味道,浅蓝色的烟雾在大街小巷飘飞。我盯着窗外发呆,不知该想些什麽,不知该记住什麽又把什麽忘记。我在成都的绵绵阴雨和雾气沉沉中发过呆,但从来都是混沌迷糊,是思绪在极度疲惫之后的暂时罢工,没有如此清晰如此明朗地为了发呆而发呆。眼前的人和事如同影视片段,离我有着不小的心理距离;耳边的声音如同隔了厚厚的玻璃,真实却渺远。 老是发呆的话,回到成都如何向朋友们描述我的旅途?我准备认真体验,加深感受,回去后炫耀我的旅途见闻。我一定会选取这样的词语:神秘、美丽、圣洁,这些无所不包却没有任何实际意义的词语。我走到人群中,跟在磕着等身长头的朝圣者身边,看他如何在夕阳的余辉中与自己地上的影子一次次合而为一。在他的心中,每一次五体投地,他就更加接近自己的理想。 在街边,在巷口,在寺庙门前,有许多乞求布施的人们。他们是寺庙的僧侣和因长途跋涉而用光钱财的朝圣者。在一年一度的萨嘎达瓦节上,所有的人分为两类:捐赠财物的和接受财物的,多少不论。施者与受者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意。我走在人群中,拿出早就准备好的面值一毛的一百个硬币,像富翁一样,大大方方地施舍需要援助的人们。我敢说,在我的生活经历中,那一天,一毛钱作用可能发挥到了极致。那100个人可能转瞬就忘记了我的形貌,而我却记得,硬币丢进搪瓷碗里的100次清晰的响声。 累了,再次回到玛吉阿米的楼上,要了一壶甜茶,翻着桌上厚厚的几大本羊皮纸做的留言簿。几束光从窗口射进来,灰尘随着背景音乐的节奏在光柱里上下翻飞。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游客用不同的语言写下了不同的藏行感受。我漫无目的地翻看着:汉语我基本上看得懂,英语我基本上看不懂,其他语言我完全看不懂。我连蒙带猜希望了解更多游客的感受。我觉得大体上中国人比较感胜,用了许多华丽的语藻来描述西藏和西藏带给他们的灵魂震撼,至少有10个人引用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玛吉阿米》;外国人比较理胜,用条条款款总结旅游经验。还有人对恋人表白情怀,或者表达对喧嚣都市的厌倦。 很赞哦!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