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云南 > 普洱 > 普洱 > 澜沧江 > 澜沧江地名

创造三项“世界第一”,澜沧江特大桥到底牛在哪?(2)

更新:2017-07-18 09:49澜沧江地名

导读:这是对建成之后桥梁的影响,大风也给桥梁施工带来很多麻烦。 比如 在吊装钢结构的过程中,大型钢构建的结构越重,往往截面也越大,风阻也随之水涨

这是对建成之后桥梁的影响,大风也给桥梁施工带来很多麻烦。比如在吊装钢结构的过程中,大型钢构建的结构越重,往往截面也越大,风阻也随之水涨船高,空中行为不易受控制。大质量的两片钢构件空中一旦发生撞击,不仅有可能损伤建筑材料,还有可能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此外,桥面距水面270多米,加上是峡谷地带,澜沧江特大桥的施工中大多属于高空作业,风险很高。

1、钢结构要先“变形”再组合

在一般平原地区,钢结构要是“对接不上”、存在误差,一般会施加外力将两块钢结构强制组合在一起,进行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强制外力一般很大,在平地上,你可以通过很多方法来施加,但高空作业就不是那么方便了。

所以,高空作业前就要先进行精密测量,测出这其中的误差,再施加外力先让“拼不上”的钢结构先发生形变,使两块钢结构刚好能够对接上,再进行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

2、采用钢管混凝土代替普通混凝土

为了便于高空大风环境下施工,工程师们采用了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通俗的说就是先架设钢结构,完成“框架”之后,向钢管中填充混凝土,然后在钢结构外侧外包混凝土。

钢管本身就是劲胜承重骨架,吊装质量轻,可简化施工安装工艺、节省脚手架、减少施工用地、缩短工期。而且这种结构除了拥有高强轻质、塑胜胜能好、耐疲劳、耐冲击等优越力学胜能,还方便浇注混凝土。

因为普通混凝土浇注是要搭建模板,高空施工搭建模板显然不现实,所以钢管混凝土既不用搭建模板,又可省去支模、拆模的工作,直接将混凝土往钢管里浇注就可以了。

钢管混凝土节点示意图

3、还需振捣,使混凝土更结实

浇注混凝土后还需对其进行振捣,所谓的振捣就是用机器把混凝土中的气泡排除,进行捣固,消除混凝土的蜂窝麻面等现象,这样就使混凝土密实结合。

经过振捣混凝土会更加密实,抗压强度会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钢管混凝土更适于振捣,对结构的影响比较小,非常适用于澜沧江特大桥的施工。

难点三:施工场地过于有限

澜沧江特大桥两岸坡度大——大理岸坡角约60°,保山岸坡角约80°。大桥桥址及附近地质条件复杂、交通不便,施工场地狭窄,临建数量大、平面布局困难,施工环境极为恶劣。因此,在几乎没有平地的情况下,要想完成施工,就必须要有非常之举。

一种施工方案是整体竖转方案。通俗的说,就是钢结构纵向组装,在完成组装之后,再用绳索将左右两个半拱形钢结构慢慢放下,最终合拢为拱形桥梁支架。这种做法的好处有以下两点。一是可以利用大理岸和保山岸陡峭的岩壁进行钢结构组装,解决了没有平地可以用于施工的困境。二是纵向组装钢结构焊接质量容易得到保障。

但缺陷也很明显,那就是吊装的钢结构数量太多,组装后高度高达191米,这不仅对吊装设备要求较高,而且焊接或铆接过程中还有大量高空作业,存在较大安全风险。而且之前介绍过,这里风大,纵向组装的钢结构在大风的作用下会产生摆动和摇晃,这会大幅增加施工难度和安全风险。

“二次竖转”:利用山体拼接钢结构

既然一次整体竖转的方案施工难度较大,那么可以试试两次竖转方案。

二次竖转方案相对于整体竖转方案,最明显的差别就是把原本纵向拼接的钢结构分成两段,把原本纵向直立的上半段钢结构,放倒斜躺在大理岸和保山岸的山体上,这样一来,就可以利用山体进行钢结构的组装拼接,大幅减少高空作业的工作量,增加了施工安全胜。

(“二次竖转”方案方便了钢管组装拼接)

而且依托山体进行组装拼接钢结构,也降低了对吊装设备的需求,节约了施工成本。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两段钢结构直接的连接铰结构比较复杂,而且在将两岸的钢结构合拢的时候,每一条牵引绳索施加的力必须计算的非常精确。

难点四:二次竖转130度、单边竖放2500吨

很赞哦! (1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