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广西 > 来宾 > 武宣县 > 武宣县地名
沉痛缅怀我市青年作家李左车,及其笔下那座远逝的武宣(2)
更新:2017-06-12 09:27【武宣县地名】
导读:有如此仙境,武宣便各种“仙人”也应运而生,留下不少寺观祠庙和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灵湖边上的赵太尉庙,祭着叫赵国祥的土地神,是他发现灵湖之水
有如此仙境,武宣便各种“仙人”也应运而生,留下不少寺观祠庙和许多美丽的传说。如灵湖边上的赵太尉庙,祭着叫赵国祥的土地神,是他发现灵湖之水源自于象州的地下河,然后用铁锅曲塞,使水尽归灵湖,以灌溉田亩。今天看来,此人确是一名出色的水利工程师。他死后,乡人在灵湖边立庙祭祀,怪事来了:“端午日,土人椎牛而祭,以血泼湖心,攸忽盘旋一吸而下,亦奇事也。”仿佛早有一张大口在湖里等着似的;双髻山下的黄真人庙也祭着一位神人:“黄德寰,东乡洛库村人。一日上双髻山採香,遇神授一斧,回即神通。常骑黄牛出入,著异一方。”当然,骑黄牛不难,但至今东乡仍流传着他的种种传说:他把煮熟的螺蛳施法复活后,放回勒马塘, 因此东乡禄富村前勒马塘里的螺蛳竟然没有厣。他能以牛屎做堵水坝,今天石崖村前河边石板上两个深深的脚印,就是他用牛屎当水泥“施工”时留下的,称为“石崖仙迹”;现在已经重建的万寿寺,亦有其典故:“万寿寺,在北关外西北隅。天顺间,有一白衣妇人跌坐后园树下,此处省略一千字……
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数十处“仙迹”星罗棋布的散落在我县各地。可以想象,当时的迁客骚人来到武宣,不管他是北从金鸡江口的水路南渡至接界桂平的大藤峡;还是走陆路从东乡双髻山西行到大樟村的镇郭镇巡检司。都会有一种“武宣无处不仙踪”的感受,而忍不住赞叹武宣:“真仙城也!”
仙城毓秀
“仙”文化起源于道教,是典型的汉民族文化,汉文化能在武宣这古代南蛮之地立足并且日渐兴盛,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千百年来,武宣一直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冲突与融合的前沿阵地,从文化冲突到军事斗争,一度非常激烈。明朝时大藤峡瑶民起义竟延续了二百多年,武宣县不得不从靠近藤峡的旧县搬迁到现在的县治区域。在文化方面,许多少数民族文化烙印至今也清晰可见,如“那”文化, “那”即壮语“水田”之意,东乡、三里一带就有那歪、那里、那椅、那洞等十几个村名;以及“花”文化,壮族人民自古就有崇花的习俗,各乡仍有花王、花李、花山、花蕾等十几个村名。但最终武宣各族人民求同存异的选择了“仙”文化作为武宣的精神象征。这其中,包含了多少代仁人志士付出的努力。要推广汉文化,就必须兴办教育。县志对武宣文化教育事业的最早记载是:“考韩公《柳子厚墓志》云:‘子厚在柳,则衡湘以南皆以子厚为师。’武邑之学断起于唐矣。”看来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期间,对武宣的教育事业是有很大影响的。他多次到武宣与仙人山贾鹏交往,写下“寒江夜雨声潺潺,晓云遮尽仙人山”等佳句。试想,修仙之人能得到市级父母官兼文学大家的敬重,那么慕仙情结也就潜移默化的在武宣形成了。
唐后几百年间,文献湮没无闻,直到明清时,武宣教育事业迎来大发展时期,在县志中亦有详细记载,县志收录的十余篇“碑记”中,半数是记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的。可见历代贤明官员均以振兴教育、移风易俗为己任。不但官办的县学、书院得以兴建(保存至今的武宣文庙、仙城书院,都是明清时兴建并不断修缮的),各乡的民办教育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各地私塾遍地开花,最著名的“水月宫”,竟培养出两位进士。武宣终于出现“今瑶壮之家亦知慕学,骎骎乎变固陋为礼俗矣”的崇文重教局面,此处省略一千字……
武宣人民不但崇文,更有尚武精神。且不说大藤峡起义从明朝开国一直持续到明朝末年,二百年间多少武宣子弟为反抗强权暴政前赴后继。康乾盛世时的武宣较为繁荣安定,但统治者认为武宣有反抗精神的人在明朝已被杀光,那就大错特错了。
清朝晚期,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震惊中外的太平天国起义爆发。虽然起义地点是在桂平金田,领导者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但这次起义的中坚力量无疑是武宣人。因为起义后,太平军转移至武宣东乡一带,根据地就是东乡一带的七十余个村落,在这里,太平军和清军激战近一年,太平军屡战屡胜,士气高涨,遂在东乡登极封王。但双方都损失惨重,而清军增援不断,太平军只能据守东乡一带,连妇孺在内,仅剩两万余人,兵员毋容置疑是武宣东乡人为主,并涌现出了肖朝贵、曾水源等武宣籍优秀将领。当太平军杀出重围北上之后,这股蛰伏在小县一隅的力量竟是如此巨大,横扫清廷半壁江山。岂非我仙城山水亦孕有帝王之气邪?
很赞哦! (123)
上一篇:来宾市今天天气怎样
下一篇:哪几个生肖是被黑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