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河南 > 开封 > 龙亭区 > 清明上河园 > 清明上河园地名
兰陵郡王·《清明上河图》哪画错了?
更新:2017-05-20 02:50【清明上河园地名】
导读:或者收集够盖别墅砖头的危险, 来谈一谈 《清明上河图》哪画错了 在第一篇中,作者给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定义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中国市井风俗长卷的顶峰。 但张择
或者收集够盖别墅砖头的危险,
来谈一谈
《清明上河图》哪画错了
在第一篇中,作者给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定义是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是中国市井风俗长卷的顶峰。
但张择端再牛,他也是人呐
是人,就可能犯错。
这不,在上篇中介绍的一大群拿着放大镜研究《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学家、美术学家的反复研究之下
还真发现了张择端疏忽画错了的地方。
在哪呢?在画面上,一不留意,就会给疏忽过去。
最明显的一个
两个人两条扁担,只有三个箩筐
后方的挑担男子扁担前端的箩筐和绳子都没画
或许有人会说,要是张择端本来就是画的只挑一个筐的人呢。
扁担只挑一个筐是很常见的
但扁担只挑一个筐不是这么挑的。
挑单筐,需要将筐绳缩短,筐尽量贴着后背,前半部扁担尽量长
这样后面物重力臂短,前方无筐力臂长,走起来才稳,
如画中那样肩后扁担更长,是走不起来的
只要一走,后面筐的小幅度摇晃都会因长力臂的放大晃得人都站不稳。
所以图中描绘的这个人,确实是挑前后两个箩筐的。
只是前面的箩筐张择端漏画了。
以前提到,透视正确是《清明上河图》写实成功的最重要原因
但是,张择端偶尔也有透视失误的地方。
这里的担子画大了。这个大小让前方的修车人来担是正好的
但问题是,担子在修车人身后一截,近大远小的最基本透视原则,应该缩小的。
张择端在画这里的时候,人物是注意这个原则了。
和担子处于平行位置的行人很明显比位置靠前的修车人小了不少
但和行人处于同一纵深的担子没有缩小。于是我们就能够看到,这担子的高度与同位置行人的身高差不多,人是没法挑起来的。
以上两个,算是很明显的硬伤。
但张择端笔下明显的硬伤极少。
还有一种,则是要想一想才能发现的问题了。
这是一艘船身大部分处在虹桥下的船,只画了船头和船尾
这有什么问题?
仔细看
这里是船头,我们可以看到船头有5根锁链通到水里
这是锚链
也就是说,这艘船已经下了5个锚,是走不了的。
船头几个船员的动作神态也证明船是停着的。
他们正一起背对船头抬头看桥上的热闹。
而船尾呢?只露出了船尾大橹的尾部。
这条大橹的状态,和后面一条船员正在奋力摇橹前进的船是一样的
也是正在摇动的。
船头下锚,船尾摇橹……
接着这个问题,是极难看出来的了
光看赵太丞家医馆,似乎没有什么问题啊
和这个房屋比一比,是不是少了点什么?
有明眼人能看出来了
两者相比,赵太丞家医馆没有画房基门槛
有人会问那是不是赵太丞家的房子就是没有明显的房基门槛呢?
那是不可能的,没有这些,雨稍微下大点就流到家里了。
而且赵太丞家铺面也不小,古代又没有卷帘门
没有房基门槛,晚上怎么上门板?老店铺关门只有靠门板啊
仔细看全图,就会发现,有些房屋,张择端画了地基门槛
但也有很多房子,没有画。
但是,张择端对于寺庙、官员住宅等级别较高,采用较高地基和可拆卸地袱板门槛的高级住宅,却是一丝不苟详细画出的。
以上这些,属于指出了大家就承认的问题。
但《清明上河图》有一个现象,让研究的专家都无法确定,甚至发生了内部的论战。
是什么呢?那就是:《清明上河图》画得究竟是哪个季节呢?
有人说,《清明上河图》顾名思义,画得就是清明节时候啊。
很多专家也是这么看的。
但另一批专家极力反对:明明这是秋天的景色。清明也只是指政治清明。
为什么?且看双方各自举证反驳
主张清明时节的专家认为:看,轿子上插满了杨柳树枝,这是北宋开封清明节的习俗。
据张择端的同时代人孟元老所著《东京梦华录》记载
当时“清明节……轿子即以杨柳杂花装簇顶上,四垂遮映。自此三日。皆出门上坟……”
秋景派则反驳,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关于清明节的相关记载可不止这一句
很赞哦! (169)
上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