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四川 > 内江 > 市中区 > 乐山大佛 > 乐山大佛地名

四川省樂山市樂山大佛

更新:2017-08-11 00:40乐山大佛地名

导读:樂 山 大 佛 建造歷史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

  樂 山 大 佛

  建造歷史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

  樂山大佛開鑿于唐代開元元年(713年)﹐完成於貞元十九年(803年)﹐歷時約九十年。

  樂山大佛和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

  佛像結構

  基本面貌﹕

  樂山大佛頭與山齊﹐足踏大江﹐雙手撫膝﹐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依山鑿成臨江危坐。大佛通高71米﹐頭高14.7米﹐頭寬10米﹐發髻1021個﹐耳長7米﹐鼻長5.6米﹐眉長5.6米﹐嘴巴和眼長3.3米﹐頸高3米﹐肩寬24米﹐手指長8.3米﹐從膝蓋到腳背28米﹐腳背寬8.5米﹐腳面可圍坐百人以上。

  在大佛左右兩側沿江崖壁上﹐還有兩尊身高超過16米的護法天王石刻﹐與大佛一起形成了一佛二天王的格局。與天王共存的還有數百龕上千尊石刻造像﹐宛然匯集成龐大的佛教石刻藝術群。大佛左側﹐沿“洞天”下去就是近代開鑿的凌雲棧道的始端﹐全長近500米。右側是唐代開鑿大佛時留下的施工和禮佛通道──九曲棧道。佛像雕刻成之後﹐曾建有七層樓閣覆蓋(一說九層或十三層)﹐時稱“大佛閣”﹑“大像閣”﹔佛閣屢建屢毀﹐宋時重建“凌雲閣”﹑“天寧閣”﹔元代建“寶鴻閣”﹔明代崇禎年間建“佛棚”﹑清代建“佛亭”﹐最終廢毀殆盡。[3]

  石塊發鬈﹕

  大佛頂上共有螺髻1051個﹐這是1962年維修時﹐以粉筆編號數清的。遠看發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實則以石塊逐個嵌就。單塊螺髻根部裸露處﹐有明顯的拼嵌裂隙﹐無沙漿粘接。螺髻表面抹灰兩層﹐內層為石灰﹐厚度各為5-15毫米。1991年維修時﹐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遺存螺髻石3塊﹐其中兩塊較完整﹐長78厘米﹐頂部31.5×31.5厘米﹐根部24×24厘米。[4]

  木質雙耳﹕

  大佛右耳耳垂根部內側﹐有一深約25厘米的窟窿﹐維修工人從中掏出許多破碎物﹐細看乃腐朽了的木泥。這證實了南宋范成大在《吳船錄》中的記載“極天下佛像之大﹐兩耳猶以木為之”。由此可知﹐內則露出三截木頭﹐成品字形。說明隆起的鼻梁﹐也是以木襯之﹐外飾錘灰而成。不過﹐這是唐代貞元十九年竣工時就是如此﹐還是後人維修時用這種工藝修補﹐已不可考證。[4]

  排水系統﹕

  樂山大佛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統。樂山大佛的兩耳和頭顱後面﹐具有一套設計巧妙﹐隱而不見的排水系統﹐對保護大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使佛像不至為雨水侵蝕。清代詩人王士禎有詠樂山大佛詩“泉從古佛髻中流”。在大佛頭部共18層螺髻中﹐第4層﹑9層﹑18層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分別用錘灰壘砌修飾而成﹐遠望看不出。衣領和衣紋皺折也有排水溝﹐正胸有向左側分解表水溝﹐與右臂後側水溝相連。兩耳背後靠山崖處﹐有長9.15米﹑寬1.26米﹑高3.38米的左右相通洞穴﹔胸部背側兩端各有一洞﹐互未鑿通﹐右洞深16.5米﹑寬0.95米﹑高1.35米﹐左洞深8.1米﹑寬0.95米﹑高1.1米。這些妙的水溝和洞穴﹐組成了科學的排水﹑隔濕和通風系統﹐千百年來對保護大佛﹐防止侵蝕胜風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左右互通的兩洞﹐由於可匯山泉﹐內崖壁上凝結了厚約5-10厘米的石灰質化合物﹐而佛身一側 崖壁仍是紅砂原岩﹐而且比較乾燥。那左右不通的兩洞穴﹐孔壁濕潤﹐底部積水﹐洞口不斷有水淌出﹐因而大佛胸部約有2米寬的浸水帶。顯然﹐這是由於洞未貫通的緣故。不知道當年修建者為何不把它打通。[5]

  胸部殘碑﹕

  據1962年維修的負責人黃高彬和羅伯衡介紹﹐當時發現大佛胸部有一封閉的藏臟洞。開洞一看﹐裡面裝的是廢鐵﹑破舊鉛皮﹑磚頭等﹐而封門石竟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代大佛竣工後﹐曾建有木閣覆蓋保護﹐以免日曬雨淋。從大佛膝﹑腿臂胸和腳背上殘存的許多柱礎和樁洞﹐證明確曾有過大佛閣。宋代重建之﹐稱為“天寧閣”﹐後毀。但不知何年﹐因何原因﹐這天寧閣的紀事殘碑唐竟然嵌在了大佛的胸部。維修者將此殘碑移到海通洞裡保存﹐可惜在1966年被人毀掉了。

  宗教內涵

很赞哦!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