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陕西 > 榆林 > 佳县 > 佳县地名

葭州史上第一城(2)

更新:2017-08-22 01:11佳县地名

导读:我特意测量了城墙的长宽高。山梁最高处那段城墙,残高6米余,宽6米多,残长46米。每层夯土厚度2寸左右。这段墙与下一段墙中间相隔约4丈多宽的口子,

我特意测量了城墙的长宽高。山梁最高处那段城墙,残高6米余,宽6米多,残长46米。每层夯土厚度2寸左右。这段墙与下一段墙中间相隔约4丈多宽的口子,为东城门遗址;东门之西土墩上有敌楼(哨楼)遗存,紧挨着有一凸出的夯土墩,是为马面。眼睛向绿荫覆盖下的古城中扫描,突然发现古城中隐约有个较大的半圆形土梁结构,仿佛城墙然。按方位摸索绕小山寻到那个土圪梁。这时看得真切,果真是夯土城墙。城墙高5米余,呈大直角略带弓形状,坐北向南,现残留城墙400余米。绿茵湾里住着几户人家,最上一户一楦8孔石窑,大门院墙。原来,大城中有座面积约20万平方米的小方城,大城套小城,或曰城中城。

城西不仅保留了300多米长的一段城墙,而且透过残墙横截面,明显能看到墙体内斜插着碗口粗细的柏木棒。西门外,有瓮城在焉,荆棘丛生,凄凄凉凉。

阴城建于河之南被当地群众称为“峁寨疙瘩”的山梁之上。阴城也是因山就势,东西南三面临沟壑,北临五女河,其势峻险。城内最长一段城墙遗址约千米长,夯土修筑,墙体上被人挖有两孔土窑洞。城北土湾一坍塌处,裸露出像土窑一样的形状,里边满是粗细绳纹陶片。南北二城中间隔着五女河川,30年前水面还有6米多宽,想想几千年前,河流激荡,涛涌波襄,当时建筑究竟是阴阳合二为一的一座城池,还是当初就隔河分置两城?有待进一步考证。

(二)

最为怪异的是,传说这里曾生存过一种头上长着双角的人类。好多村民告诉我,古城周围曾出土过一种额头两侧长着双角,角有的1寸长,有的2寸长,还有更长一些的古人头骨,头骨很大,牙齿为36到38颗。而且个头特别高大,小腿骨有现在人的大腿长,个子少说都在两米以上。我询问了很多群众,都说亲眼目睹过头上长角的古人头骨。石家洼村支书张根平说20多年前他就亲眼目睹过四五具长双角的人头骨。殷家洼、冯家圪劳村、雷家坬村也出土过头长双角人头骨。正在我苦于没有实物证据时,7月9日,朱官寨农民王永胜说他无意间在石拳峰村发现一个古代巨人的腿骨,量了一下,小腿骨长0.72米,大腿骨长0.84米,整条腿骨长1.56米。莫非上古时期,这一带生存着一种异族——头长双角的民族或部落,后来灭种了?

上古之时,榆林地区基本被猃狁等民族占据着,且民族众多。春秋至汉,榆林地区曾是狄、匈奴、鲜卑、柔然、羌、氐、羯、甚至犬戎、胡人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杂居的地带,这些民族或部落中有没有一种头上长角的人种存在过呢?正史中未有闻也。《山海经》第十二章《海内北经》“戎”字条载:“戎,其为人,人首三角。”就是说戎这个民族,其国民头上长着三只角。

关于巨人,史籍中倒是看过很多,《汉书·五行志》载:“(始皇)二十六年,有大人长五丈,足履六尺,皆服狄服,凡十二人见于临洮,故销兵器,铸而象之。”北宋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也有提到一具巨人骨骸“胫骨长二尺余,颅骨大如斗”。

春秋时期,陕北大地长期属狄国。狄有白狄、赤狄、长狄等部族,长狄应为《汉书》中所说“长五丈,足履六尺,皆服狄服”的“大人”。有的史书谓长狄是春秋时狄族的一支,说其人身材特高,故称“长狄”。总之,石家坬周边头长双角巨人遗骨的出现,又给人类学家增添了一个悬念。

(三)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回水古城外围各座山梁上,古墓被盗挖严重,出土的文物成千上万。

据了解,此地出土的文物有青铜器,包括青铜鼎、钫、提梁壶、青铜盥手盆、扁壶、八瓣口蒜瓶、九龙灯、鬼灶、鍪、剑、鉴、错金银带钩、大小青铜印章不计其数,以及刀币、裤币、半两、五铢、莽币和酒具等。出土玉器有玉铲刀、玉带钩、大玉刀、玉桌等,还出土过汉画像,各种陶瓷器更多,现可见者亦有数百件。

村里有座山叫“葬峁”,那一年修梯田,村里给每户人家都在葬峁山上划出一段地,包修包成。几乎每个参与修梯田的都曾在承包地段挖出过古墓葬陪葬品。

古城外几公里内的周围山梁上,遍地是汉墓。桃树梁、三官墓坬、坪墕、土圪洞、窨子洼、庙梁都是汉墓群。过去人们绕城墙转一圈,就能捡到青铜箭镞。此地还流传着“五女孝母”的故事:汉代一家有女五,其父从军死于激战,五女誓不嫁,孝养其母以终,当地在临河的石崖上凿石刻窟,建“五女清风祠”以祀,并凿刻五女石像,以昭后人,现此祠尚在;在落姑峁山上修建了窑一样高大的四座“五女墓”以祭之;将河改为“五女河”,川称作“五女川”。汉在此置回水县后,历两汉,至三国,旋被匈奴所占。晋时,又为东晋符秦、赫连氏所占领。五胡乱华时,一度为羌族首领姚苌占据。数百年间,在这座古城里,不知演绎了多少生离死别的故事。

(四)

很赞哦! (18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