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陕西 > 榆林 > 佳县 > 佳县地名

葭州史上第一城

更新:2017-08-22 01:11佳县地名

导读:葭州史上第一城 回水古城遗址考察 文图/ 安锁堂 古城内村落 城中城遗址 古城墙遗址 延绵不断的古城墙 古城遗址出土器物 古陶窑遗址 回水古城如此宏伟,出土文物如此丰富,然史籍

葭州史上第一城

——回水古城遗址考察

文图/ 安锁堂

古城内村落

城中城遗址

古城墙遗址

延绵不断的古城墙

古城遗址出土器物

古陶窑遗址

回水古城如此宏伟,出土文物如此丰富,然史籍中未缀一笔。那么此遗址究竟为何时何代城池呢?笔者遍查古籍,历史上概没有过“回水”这个县置。《汉书》上记载有个“圜水”:“白土。圜水西出,东入河。”心想是否把“回水”二字转音误读了呢。方言中,有的地方的确“回”“圜”不分。如是,则解决了目前史学界众说纷纭未有一定的汉代西河郡之“圜阴县”遗址问题。

史载,西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在圜水之阴设圜阴县,“圜阴,惠帝五年置,莽曰方阴。”被王莽改为“方阴县”。但《汉书》对“圜水”“圜阴县”的记载就几个字,甚为简约。于是,这条“圜水”究竟系指那条河流?目前史学界众说纷纭,主要有无定河说、窟野河说、秃尾河说等。而且对古“圜阴县”究竟在哪里?学者们大都只给出个方位、流域。2008年版《佳县志》载:“西汉惠帝五年(前190),境内设圁阴县,属西河郡。后圁阴改为圜阴。”“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改圜阴县为方阴县。”“东汉时期,复称圜阴县,地域增加了今榆阳区东部一隅。仍属西河郡。”新县志基本承袭了乾隆版说。

然而如此巨大一处古城遗址,为什么史无记载、今无提及?我分析原因主要有:一是,古人惜墨如金,就那么几个字。又有唐人颜师古注汉书时曰“圜音银。字本作圁。”以致后来有学者直接作“银”字看,于是说“圜”就是“圁”,“圁”就是“银”。二是,近代史学家由于交通非常不便,20年前,通往朱官寨的80里路还仅为黄土便道,汽车尚不可行,因此几乎没有学者亲临回水古城实地考察过,压根就不知道在距离县城远而车马不至的偏僻的地方有如此巨大的一座汉代古城遗址。

初步推断:佳县朱官寨镇石家坬回水县遗址就是汉圜阴县古城遗址。这里才是佳县历史上出现的第一座县城,距今已2100余年矣。圜阴县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两汉北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汉代城市发展史提供了实物资料。如能得到保护胜开发,将对当地经济及旅游文化发展有大裨益。

佳县山城西北40公里处,掩藏着一座汉代古城池,其规模之大,世所罕见。一条河川硬将古城分隔在南北两座山上,形成“阴阳二城”。城周长约10公里,占地面积1000多万平方米。墙为夯土所筑,经年累月,风侵雨蚀,已成残垣断壁,但轮廓清晰。有四门、瓮城、南北二校场,且大城套小城,甚为奇特。周边出土的汉代青铜器、玉器、陶器等成千上万。此城究竟是何朝何代城池?古时叫什么城?如此巨大的城郭,为何史无所载、今无论述?河名五女河,流经此城时被前方称作“狗脊梁”的断崖横阻,折而回流数千米复至古城下,又转而东泄,形成“回水”,故遗址被当地群众称为回水古城。

(一)

徒步上阳城,登城墙而环视,古城坐北向南,依山傍水,气势恢宏。阳城内现存城墙7段,最长者约500米。城墙根到处是粗细绳纹陶片,墙壁上布满小洞,时有青铜箭镞露出。从出土文物及陶片等遗存看,此城应为汉代郡县级城池。汉代北有匈奴侵扰,建筑城郭自然要考虑军事防御功能。城外东、西、北临沟壑,南为大河,形成天然护城河。城外四周,土地肥沃,宜植宜耕。眼下古城内,早被千万株大枣树覆盖,一片翠绿,空气中散发着枣花的芳香。城内村名石家坬。蔚蓝的天空下,全村837口人居住在这一湾林荫间。临河处,茂密的杨柳掩映着一泓清池,碧绿碧绿,6亩水面,鱼儿在塘中嬉戏。整个村落错落有致,期间亦有旧时大户人家遗留下的骡门院墙镶嵌其中,增添了一些古朴典雅气息。

很赞哦! (189)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