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天津 > 河西区 > 博物馆 > 博物馆地名

燕赵大地运河长

更新:2017-08-28 04:22博物馆地名

导读:“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和互相滋养。”这是联合国教科文

“它代表了人类的迁徙和流动,代表了多维度的商品、思想、知识和价值的互惠和持续不断的交流,并代表了因此产生的文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流和互相滋养。”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的部分评语。

大运河是凝聚着中国智慧、浸润着探索创新精神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流动的文化”。河北境内的运河更是充满景点历史的文化经典,透析燕赵大地上的运河历史,解读中国智慧,彰显燕赵风骨,守望精神家园。

为瞻仰河北最古老的人工渠道,我多次到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和魏县一带考察,站在两千多年前 的“斗门”(水闸)遗址,遥想当年西门豹开闸放水为民造福的壮举,心中油然生出许多感动。

说起大运河,人们都会想到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和永济渠。其实,河北运河的历史源远流长。小时候,我就从课本上知道《西门豹治邺》,不仅记住了西门豹惩治巫婆的故事,还知道了西门豹开引漳十二渠,这可谓河北最古老的人工渠道,为后世建造运河积累了经验。

为瞻仰这项开凿于战国时期的工程,我多次到河北临漳邺城遗址和魏县一带考察,站在两千多年前的“斗门”(水闸)遗址,遥想当年西门豹开闸放水为民造福的壮举,心中油然生出许多感动。

读过《汉书·地理志》和《水经注》,发现一条西汉开凿的古运河——太白渠,从滹沱河开太白渠通斯洨水(今鹿泉太平河),入河水(黄河故道),开启了从太行山到东部平原的漕运之渠。当今流经石家庄的石津运河,就是在太白渠部分故道上建成的。

航拍沧州段大运河

提及中国大运河,我不由就想到曹操。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大败袁尚,登上邺城城头,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宣布自领冀州牧,开工修筑邺城的运河水系。

建安十一年(206年),曹操为消灭袁氏的残余势力,“凿渠引漳水入白沟,以通河”,这就是古代邯郸人引以为豪的利漕渠,把白沟与漳水连接起来,使邺城从水路通向各地。

继而,曹操北征乌桓,派董昭开凿平虏渠,引滹沱河水在今天津市境内入于泒水。又继续向北开渠,因纵贯泉州县(今天津武清区南),故名泉州渠。北伐乌桓的军需由邺城经漳水、白沟、滹沱河、平虏渠、泒水入泉州渠,北达塞上。再由泉州渠向东开挖新河,上承潞水东出,到达今滦县南入濡水(今滦河)。把军需水路通道从邺城一直延伸到今唐山境内,谁能成此伟业,唯有魏武雄风,这可谓中国北方较早的古运河了。

隋大业四年(608年)正月,隋炀帝北征高句丽,“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达于河,北通涿郡(今北京城区西南隅)。”与通济渠连接,这就是隋代大运河。

到唐代,被称为“一心穿地”的一代能臣姜师度(今魏县人),在易州刺史及河北道巡察兼支度营田使任内,于蓟门之北引水为大沟,以防奚人及契丹入侵;又考魏武帝曹操修渠旧事,“傍海穿漕”,修平虏渠,避开海运艰险,使中原腹地至北疆前线的粮运畅通无阻。

此后,沿着永济渠,河北开凿了一系列的漕运河渠,构筑运河漕运体系。如开元二十八年(740年),魏州(今大名县东)刺史卢晖“徙永济渠,自石灰窠引流至城西,注魏桥,以通江、淮之货”。

从北宋始,人们用“大运河”泛指通济渠和永济渠连接的漕运河渠。由此可以读出北宋君臣对“运河”之大的感悟。而真正出现“京杭运河”的称谓是明成祖朱棣建都北京以后的事。把大运河引进北京城的,则是一位闻名世界的河北人,他就是元代著名天文学家、水利专家郭守敬。他的恩师刘秉忠主持设计建造了元大都,刘秉忠举荐郭守敬,设计建设元大都的城市水系,开凿运河。公元1292年通惠河通进元大都,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命名为通惠河,大运河的漕船直接到达积水潭、什刹海后海码头,把大运河与大都城市水系连接起来。而如今,从北通州(今北京通州)流过的通惠河畔,伫立着郭守敬的塑像,以纪念这位河北人对北京城水系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

十三世纪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在他的著作《马可·波罗游记》中对通惠河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条交通线,是由许多河流、湖泊以及一条又宽又深的运河组成的。这条运河,是根据大汗的旨意挖掘的,其目的在于使船只能够从一条大河转入另一条大河,以便从江南直达汗八里(北京),不必取道于海。”

很赞哦! (6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