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天津 > 河西区 > 文化中心 > 文化中心地名
你知道吗?舟山这座小岛原属于江苏 还曾是渔业中心
更新:2017-09-13 18:28【文化中心地名】
导读:原标题:你知道吗?舟山这座小岛原属于江苏,还曾是东南海域的渔业中心! 陈钱山路 位于嵊泗县嵊山镇区中部,西北起自箱子岙路,东南终至泗洲塘隧道,长570米,宽6~10米,因嵊
原标题:你知道吗?舟山这座小岛原属于江苏,还曾是东南海域的渔业中心!
陈钱山路位于嵊泗县嵊山镇区中部,西北起自箱子岙路,东南终至泗洲塘隧道,长570米,宽6~10米,因嵊山岛旧时曾称为陈钱山而得名。陈钱山路旧为沿山溪的砂石小路,1972年填塞溪流建路。现为嵊山镇区的主街。
嵊山岛古名神前、陈钱、尽山等。至少在唐宋时期已有人居住,历来为海防前哨和渔业生产基地。清康熙年间开海展复之后,嵊山岛先属定海县蓬莱乡。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江浙两省勘界分洋汛,划归江苏省崇明县,开始出现“尽山”之名。“嵊山”之名,始于清同治外海水师图,由尽山方言音歧化而来。
图:陈钱山路一角。
鸦片战争期间,英国殖民者曾登岛勘测地形图,并从殖民的需要出发将之改称为东马鞍岛,受到了舟山渔民的坚决抵制。
嵊山岛因海而生,因渔而兴,岛上现有的居民均为开海展复后迁来的沿海渔民后裔,多数为咸丰、同治时期在逐鱼而捕的过程中上岛定居的温州、宁波、定海和岱山人后裔。清朝后期的清光绪年间,嵊山岛尚是一个人口不多,季节胜差异明显的渔村,但已经因丰富的渔业资源而名扬沿海各地。
图:陈钱山路一角。
光绪三十年(1904年)春汛,爱国实业家张謇创办的江浙渔业股份有限公司派遣中国最早的渔轮——“福海”号渔轮,前往嵊山渔场探捕,开创了我国的机帆船渔业的历史新篇章。此后,嵊山岛因嵊山渔场的发展而迅速兴起。渔汛时节,沿海六省二市渔民云集于嵊山岛附近海域捕捞、加工和贸易,形成了40家鱼行,10多家调南北货,贸渔需品的商号,以及福建、温州、台州、奉化、定海和沈家门等渔民帮会,成为远近闻名的小集镇。民国23年(1934年)江苏省崇明县设立了嵊山镇。
1949年10月,逃亡的民国江苏省政府在嵊泗置县,取嵊山和泗礁的首字作为县名,并将县政府设在嵊山。但是,县府所在地的标签并未给嵊山的面貌带来些许的改善。新中国成立前的嵊山镇,名虽为镇,却是房屋稀少、低矮,总建筑面积仅约1.36万平方米,作为集市中心的箱子岙内也仅有兴隆街一条狭窄的商业街,兴隆街旁不远处,就是一条臭气熏天的大溪坑,城镇基础设施几乎空白。
图:尽山广场。
1950年7月8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嵊山岛。嵊山岛成为嵊山镇和嵊山区公所所在地,渔业生产进入前所未有的大开发时期,曾聚集了闽、浙、苏、沪三省一市1万多条渔船,10万渔民云集于此。最多的1979年,汇集中国沿海六省二市2万多艘渔船,16万渔民在此捕捞。为了就近管理和规范渔业生产,一些地方在嵊山设立了渔业指挥部。一幢幢以地域命名的楼房拔地而起,上海大楼、宁波大楼、温州大楼……嵊山一镇设有各省、市、县渔场指挥部20多个。一时间,街路上喧哗着南腔北调的方言,熙攘着步履匆匆的渔业干部,此时的陈钱山路俨然已升级成中国东南海域的渔业中心。
渔业的兴盛也带动了基础设施的改善。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当地政府整治贯穿箱子岙中部的大溪沟,填塞了部分河岸建成蜿蜒曲折的砂石道路。1972~1978年,敷设排水沟渠,填塞全部溪沟,将原本狭窄的陈钱山路拓宽至10米左右,并打通了泗洲塘隧道,修筑了隧道口至万年溪坑沿港公路。陈钱山路从此发展成为楼房林立,密布着各种商铺、饭店以及企事业单位,行人往来,车辆穿梭,热闹非凡的嵊山镇的主街。
很赞哦!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