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亚洲 > 印度 > 印度地名
1947年,印度族只占印度40%人口,那60%是什么人?
更新:2017-06-02 01:15【印度地名】
导读:二战后英国再无力控制英属印度,这块地方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亿,仅次于中华民国。若是让英属印度整体独立,它将是一个控制整个南亚的强大国家。英国在阿拉伯半岛
二战后英国再无力控制英属印度,这块地方面积4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4亿,仅次于中华民国。若是让英属印度整体独立,它将是一个控制整个南亚的强大国家。英国在阿拉伯半岛和非洲早有经验,“分而治之”是一大宗旨。
图:印度夜景
那么如何分呢?英国人最初的方案,是按照民族分而治之,也就是把英属印度分成大小几十个国家,像欧洲那样。
从民族来看,印度族主要分布在恒河中上游,北有喜马拉雅山、南有印度高原,西有印度河流域的伊斯兰旁遮普人,东边是恒河与雅鲁藏布江下游的伊斯兰孟加拉人。如果按照民族分国家,印度族就会被堵成一个内陆国,而且南北受山脉阻挡,东西被宗教堵截,地理形势和宗教环境之恶劣,比西亚的库尔德人还惨。
英国人的方案,遭到英属印度一些有远见领袖的反对,这其中最著名的是甘地。甘地是印度族人,年轻时加入印度国大党,投身英属殖民地独立运动。
图:印度夜景
英属印度的独立并不容易,闹腾了半个多世纪,其中两个重要节点,一战和二战。一战是英国由盛而衰的一个节点,二战是英国无力统治海外殖民地的节点。甘地在这段时间表现突出,他成为国大党的领袖,他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罢工、罢学、游行,就是不搞武装斗争,所以英国人还算克制,没对他下毒手。
乱世出英雄,时势造英雄。甘地几度入狱却百折不挠,带领国大党自强不息。眼看二战后英属印度独立的趋势已经形成,甘地成为各民族共同的英雄。
甘地力主建立一个大印度,包括英属印度全部殖民地,这被英国殖民当局否决。
英属印度最后一任总督蒙巴顿提出来按照宗教分,这是著名的蒙巴顿方案。其实在英国控制下的印度地名内部,早就有了严重的宗教冲突,总督提出这个方案并非什么创举。
图:南亚的国家
甘地和国大党万般无奈,接受了以宗教划分英属印度的方案,这是列强与独立国之间的一次相互妥协。
整个英属印度,缅甸和斯里兰卡佛教徒多,这两地肯定是要独立的。不过地理上两地处于英属印度的边缘,中间的海洋距离超过1600公里,这两个国家分别独立没有悬念。
印度半岛上的情况,可就错综复杂、风谲云诡了。第一大民族印度族信婆罗门教(现代又称印度教),主要生活在恒河流域中上游,其东面孟加拉人是第二大族,西面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人是第三大族,这两个族伊斯兰教占主流。
我们今天说印度人,包括了印度这个国家的所有人,其实真正的印度族,是生活在恒河中上游流域的人。人口而言,如今印度族占全国只有约46%,在立国时期更是只有40%左右。
图:南亚的种族
印度河流域也就是现在的巴基斯坦,这里是四大古文明之一,时间与中国夏商时期相当。不过印度古文明早就毁灭了,来自中亚的雅利安人占据这片沃土,旁遮普人也是雅利安人的分支。在巴基斯坦建立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似乎也没有什么悬念。
孟加拉的情况就复杂了,这里是恒河和雅鲁藏布江入海口,地理位置相当好,所以阿拉伯人绕过印度半岛,把伊斯兰教植入当地。后来英国人来了,他们把恒河下游加尔各答的打造成殖民地首都,自然也要讲伊斯兰教打压下去。后来加尔各答的宗教体系,有原本的婆罗门教,也有基督教,还有伊斯兰教。这造成一种局面,西孟加拉加尔各答地区,婆罗门教徒比伊斯兰教徒多,东孟加拉则相反。
另外的话,恒河流域以南,印度半岛以德干高原为主的领土上上,分布着多个民族。按照人口多寡,依次是泰卢固人、马拉地人、古吉拉特人、加拿达人、马拉亚拉姆人、阿萨姆人、奥里萨人等。
这些族都是沿河谷平原分布,少则数百万人,多则两三千万,总人数加起来和印度族相当,但面积可比恒河中上游大多了。历史上印度族根本没有完整控制过德干高原,印度半岛从来就没有统一过。
图:印度
很赞哦! (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