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上海 > 崇明 > 崇明地名

崇明:远离喧嚣 他们让这些老手艺留存质朴与光华

更新:2017-06-01 17:43崇明地名

导读:与中国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这些手艺也正面临着消亡或变革的困境。时过境迁,岛上的手工艺还能保留那份质朴,立足于新的时代吗?这个难题,只有年轻的传承者才能破解。崇明

与中国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这些手艺也正面临着消亡或变革的困境。时过境迁,岛上的手工艺还能保留那份质朴,立足于新的时代吗?这个难题,只有年轻的传承者才能破解。崇明打造世界级生态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传统而质朴的工艺。

远离喧嚣,偏安一岛的机缘,如沉沙滤去水中杂质一般,助崇明岛上的传统手工艺保存了质朴的风貌,没有沾染商业的浮躁。那经纬细密的蓝色印染土布,造型玲珑、气质清秀的四角竹篮,还有线条流畅、弧度优雅的雕花家具,都述说着千百年来安逸、祥和的岛上生活。

与中国诸多传统手工艺一样,它们也正面临着消亡或变革的困境。时过境迁,岛上的手工艺还能保留那份质朴,立足于新的时代吗?这个难题,只有年轻的传承者才能破解。崇明打造世界级生态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传统而质朴的工艺。

崇明“土布姑娘”

农家小院外的水泥路上,扔着两大袋刚刚发来的快递,那是做靠垫用的空气棉。操作间里,几个邻居阿姨正在剪裁,宋荣耀的妈妈黄金娣用一张张精美的蓝色印花纸将做好的布袋包装起来,轻巧地放进纸盒里。

隔壁两间的画风则完全不同,这是今年上半年她刚装修出来,未来作为活动和培训的场所。充满文艺范儿的展示间用百宝格摆放着宋荣耀这几年的土布作品,宽敞的操作间里一张拙朴的长条桌提供了充分的裁剪空间,纺纱机和小型织布机上棉纱俱在,让人忍不住想上前操作。

库房里,看着满满一架已经欣赏了千万遍的土布,宋荣耀年轻俊美的脸庞上依然禁不住闪烁着喜爱的光芒,纤细的手指在一卷卷蓝色、花色的土布上抚过。

“这种纹理叫‘芦扉花’,像草席和竹篮编织那样的花纹,象征路路通;这种叫秤星布,星星点点,是过去杆秤上秤星的样子,象征称心如意。”宋荣耀如数家珍。从四年前迷上崇明土布,她不仅托收古董、旧家具的人四处收集土布和旧织布机,自己也走乡串户,打听与土布有关的讲究、故事,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崇明“土布姑娘”。

土布曾是“鸡肋”

说来有趣,宋荣耀的本职工作与土布和艺术全不相干,在地名机关担任财务工作的她,每天面对的是冷冰冰的几大本账簿。可她从小喜欢手工,机缘巧合,她几年前去残联服务时,带着残疾人做布包、玩偶,大受好评,还有人提出要订货,激发了她“再往前走一步”的念头。随后,她注册了一家社会组织,取名“木棉花开”。

用什么做布艺最有特色?她想到了妈妈压箱底的二十几卷土布嫁妆。“以前的崇明姑娘,结婚的时候都用土布做嫁妆,妈妈也不例外。但她结婚后没几年,生活就不同了,大家都穿‘的确良’或其他面料做的衣服,土布就留了下来。崇明岛上的土布存量很大,就是这个原因。”在宋荣耀看来,土布色彩淳朴自然,花纹细腻,面料充满质感,虽然是传统手工,但具有艺术气息,符合现代审美。可在当时,土布还是很多崇明人家中的“鸡肋”,留着占地方,又麻烦,遇到太阳好的日子,还要抱出来晒。想丢掉吧,又觉得当年费那么多力气织出来的布,实在可惜。

“我们那个时候,要是家里生了女孩,五六岁的时候就要帮她织布准备嫁妆,很辛苦的。白天干完农活,晚上点一盏煤油灯,还要纺纱织布,为了省油,三个人围着一盏灯织。”61岁的黄金娣感慨万千。

现在听女儿说想要,她欢喜得不得了,忙不迭地抱出来给她。

织法超越土布

这几年的情形变了。保护传统文化宣传得多了,崇明人认识到土布的美好与价值,都舍不得拿出去卖给收旧货的。

“所以收布越来越难了,家里用土布做东西的时候,也是挑来挑去,这也舍不得,那也舍不得,想想用一段少一段了。”宋荣耀说。她琢磨着,要学会织布,有了手艺,就不怕没布用了。可不知为何,她对老人们织布的理念,怎么也提不起趣。2014年,她打听到香港一位纺织老师张西美正在青浦金泽开课,便慕名前去。创新的理念和新奇的织法立即吸引了她。“在岛上老人看来,织法是固定的,不符合要求就是错的,张老师却认为,错误可能是一种美丽的开始。”这样变通、新潮的观点对年轻、充满好奇的宋荣耀无疑极具诱惑。她在这里埋头学了两个星期,也在这里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姐妹,日后她们成为土布事业上风雨同舟的伙伴。

学会了织布,她又向日本老师学了植物染布技术。宋荣耀依然觉得养料汲取得不够,这距离她想象的崇明纺织世界还差一口气。

很赞哦!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