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雨花台区 > 中华门 > 中华门地名
“中国”从哪里来往何处去
更新:2017-05-30 08:06【中华门地名】
导读:对于熟悉的词语,思想往往偷懒。比如“中国”,华人耳域,谁人不知?可猛然一问,却发现原来不知或知之甚少。 “中国”从哪里来?于省吾曾写过《释中国》一文,他告诉我们,
对于熟悉的词语,思想往往偷懒。比如“中国”,华人耳域,谁人不知?可猛然一问,却发现原来不知或知之甚少。
“中国”从哪里来?于省吾曾写过《释中国》一文,他告诉我们,“中国”一词,最晚西周初年就已出现,他提到了一件物证。
“中国”之尊
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出土一口“何尊”,“尊”为酒器,用青铜制成,铸有铭文12行122字,有三字残毁。铭文记载了周成王五年在成周(今河南洛阳)建都一事,是成王对宗族小子何的训诰。其中提到,武王克商以后,曾告于上天:“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我已经据有中国,统治这些百姓了。”“或”是地域,用城墙围起来——“口”,就成为“国”了。
所以,《说文解字》说“国”字,“从口,从或”,同“邦”意。后人皆延续此意。这样,从金文中就找到“中国”的来历了。同时,《尚书》“梓材”篇,也提到了先王和“中国民”,说皇天已将“中国民”和疆土都托付给周武王了。从出土实物到文献资料,可以确认,周武王时,已有了“中国”名称。
胡厚宣《论五方观念及“中国”称谓之起源》一文,以卜辞“中商国”为据,断言为中国称谓起源更早,但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商虽有中心意识,但“中国”观念尚未形成,因为“中国”的原型与都城有关,而商朝老是迁都,所以,商的中心意识很难上升为“中国”观念。
西周初年,推行分封,给诸侯们授民授疆土,要有一个中央国为前提,而王权所在地,通常就是这样一个中央国,“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当时人认为,“中国”就是京师。
中国统御四方,靠什么?靠封建制。使天下中国化,将中国做大。周公摄政之世,中国之地狭,被蛮戎夷狄包围。那时,吴、越、闽、楚为蛮,秦为戎,齐、鲁虽为封建之地,但周边都是夷,用夷礼。到了东周时期,吴、越、楚、秦、燕等蛮戎之国都中国化了,加上西周封建的鲁、齐、晋、宋、蔡、陈、卫诸国,一个中国化的天下观版图就初具规模了。
近人柳诒徵指出,“中国”之名,始见于《禹贡》。《禹贡》也是《尚书》里的一篇,认为“茫茫禹迹,画为九州岛”的地理观,已经有了中国的格局。不过,文化认同,也要拿出证据来,有一份材料说一份话。因此,当礼器“何尊”出土时,“中国”之名,就不得不从“茫茫禹迹”时代,后退到了周武王,最多也就追溯到殷商卜辞里,再往前,就没有了证据。而《禹贡》似乎也应该退到周初封建时期才合理。
带有空想政治文化色彩的《禹贡》,是周武王革命以后,新王权对神州大地所作的区分和安排,以流域规划疆域,将国土分为“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以封建确立“五服”: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以理想观念设计中国化的地缘政治蓝图。
《禹贡》以“九州岛”规划华夏,以“五服”经营之。“五服”,以京师为中国,向四方发展,每五百里为一“服”。这样一看,《禹贡》的地盘有多大呢?向东到了海边,往西靠近沙漠,从南到北都贯通了,这样一个规模,大概就是周初的天下了。
文明初期,先民就有如此宏伟的国土意识和制度观念,《周礼》将“五服”发展为“九服”,但大的格局未变,后来,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按照这一设想、以摊大饼的方式来经营中国。
周礼,是一种制度胜文化,是以宗法为内核、分封为外壳的封建制政治文化,而《禹贡》里的天下,就是这种封建制文化在地理空间上的表达。用“五服”来表达时,“绥服”是关键。甸服、侯服,都是中国化了的,而绥服,则是华夷之辨的前线,所以说,绥者,使之绥安边境而守卫中国也。
绥服五百里,分为两部分,其内三百里,接近侯服,行华夏文教,使之中国化;其外二百里,则近于要服、荒服,接蛮夷,所以要奋武以卫天子。周初分封,要求鲁、卫两国,用周法而行文教,而齐、晋两国,因为迫近夷狄,所以要用戎法,武装攘夷。“五服”之中,自绥服以外,要服、荒服,都是夷狄之地,教化有所不及,就用武力强迫,以利害羁縻,使之成为中国的一部分。
孔子周游列国,行走在周的中国化世界里,他呆的时间最长的,是用周礼的鲁、卫两国,而不是用武力征伐与戎法混搭的齐和晋。不过,他对于齐和晋的霸业,还是给予了高度的尊敬,他说,如果没有管仲,我大概就要光着一只膀子穿衣,披头散发做人了。这样做人,当然不是做中国人,而是做夷狄之人了。管仲是他前辈,助齐恒公尊王攘夷,成就霸业,一度成为他榜样。
很赞哦!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