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江苏 > 南京 > 玄武区 > 中山陵 > 中山陵地名
《巍巍中山陵导游词》 fanwen.wenku1.com(10)
更新:2017-09-06 00:48【中山陵地名】
导读:圹,直径约3.9米,上围石栏。圹中央是长方形石墓穴,上置孙中山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遗体安葬在卧像石座下5米处。墓室与祭堂通连处有2道门,内
圹,直径约3.9米,上围石栏。圹中央是长方形石墓穴,上置孙中山穿中山装的大理石卧像。遗体安葬在卧像石座下5米处。墓室与祭堂通连处有2道门,内门楣上刻“孙中山先生之墓”7字,外门额上刻孙中山手书“浩气长存”4字。
使用建议:配合教学设计,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注意分辨和课文的不同说法,增加学生模拟导游的资料。
《巍巍中山陵》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山陵在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2、了解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历程,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
3、能从中山陵的建筑中体会华夏文化魅力。
课前学习:利用网络或查找资料了解孙中山的事迹及思想。
课堂学习:
第一块:导入,交流孙中山的生平事迹及思想。fanwen.wenku1.com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导入:对于孙中山这样举世景仰的伟大革命家,他逝世后,如果请你设计他的陵墓,你认为将他葬于什么样的地方,建造怎样的陵墓比较适合?紫金山古称金陵山,紫金山共有三座东西并列的山峰。主峰北高峰,其余分别为天堡山和茅山,著名的中山陵便坐落于此。中山陵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先生的陵墓。 畅谈孙中山
各抒己见
2 多媒体展示陵墓及周围环境
出示课题、作者
第二块:整体感知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谈谈中山陵的设计是抓住什么特征来写的?这种特征与孙中山的伟大品格和不朽精神有何联系? 学生阅读思考
2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交流讨论
3 你认为有哪些建筑直接表现中山先生的革命理想和伟大形象? 学生思考
4 教师评价 学生交流
第三块:深入探究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请你联系《展现华夏文化魅力》一课,说说吕彦知设计的钟形图案为什么会入选;想一想,课文开头为什么要详细描绘中山陵的地理环境。 学生阅读思考
2 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讨论
3 教师组织评价 学生交流讨论
第五课时巍巍中山陵(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根据课文内容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2、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课前学习:搜集有关中山陵的资料,进一步了解中山陵。
课堂学习:
第一块:理清中山陵的大体布局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根据课文说明的内容填写探究?练习二中的示意图,说说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 阅读,思考,填表。
2 组织交流、评价 讨论、交流。
3 假如让你当中山陵的讲解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把这幅图解说清楚。 学生根据课文,及自己搜集的资料准备解说词,四人小组交流,选出代表。
4 组织评价 学生解说
5 说说在作者指引下,参观完中山陵,你产生了哪些感觉?为什么? 思考交流
第二块:体会准确简明、生动形象的说明语言。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本文虽然是一篇介绍中山陵的说明文,但是语言生动优美,请你找出这样的句子,朗读它,并在句子旁写好批注。 学生朗读、写批注
2 教师点评 全班交流
第三块:语文活动
步骤 教师组织 学生活动
1 自选超市:
1“我心目中的”设计比赛。勾画出自己设计的某建筑的草图,并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进行描述。
2瞻仰完中山陵,请你说一段话,或者表达你的感受,或者表达你对中山先生的景仰。 学生设计,准备进行描述
2 组织评比 自评、互评。
课后学习:继续完善“我心目中的 ”设计草图。
巍巍中山陵
巍巍中山陵
【学习目标】
1. 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 揣摩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学习重、难点】
1.体会本文抓住特征,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事物的特点。
2.中山陵的建筑特征及其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地位。
【预习导学】
1.字音互填,并将你认为重要的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zuò( )落 林yīn( )大道 叱咤( )风云
嵯峨( ) chán( )岩 深suì( )纤( )细
jùn( )工 断垣( )颓壁 参差( )
2.俗话说:“文史不分家”。老师想考考你的历史知识。
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你能说出与他相关的历史事件吗?(至少两件,它对这篇
课文的学习是有帮助的。)
3.依据所给的标题,你能fanwen.wenku1.com确定这些说明文的说明顺序吗?
A、《镜子小史》 B、《霜叶红于二月花》 C、《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D、《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E、《我的学校》 F、《万紫千红的花》
时间顺序_____________它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空间顺序_____________它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逻辑顺序_____________它一般适用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文
4. 思考是按怎样的顺序来说明中山陵的。
5.从课文中找出描写好的语句,把它写在下面,说说作者在说明中穿插描写的好处。
描写句:
好处:
6.读完文章,你有疑问吗?请将你的疑问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疑问:
【课堂研学】
研学一:
1.导入:
2.整体感知
①第二段为什么用一多半的文字写钟山的地理形式、优美景色?
②陵园的设计方案是怎样入选的?吕彦直设计的钟形图案有哪些特点?
③中山陵的总体设计为什么是“值得称道的”?陵园大道及其周围栽种的树木,对形成陵园
庄严肃穆的气氛有何作用?
○4文章第7至11段既分写陵园的主要建筑,为什么第6自然段还要总写陵园平面布局?
研学二:
①你认为中山陵的哪些建筑、设计直接表现中山先生革命思想和伟大形象。
②研读课文,谈谈中山陵“巍巍”气势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③本文语言典范,准确平实之中不乏生动形象,读来富有兴趣。请从语言的准确胜和生动胜
的角度各举一例,谈谈你的感受。
【巩固提升】
自碑亭再往北,地势陡然高峻,由此上至祭台前平台,全部砌以宽大的石阶。石阶分为8
段,每段30余步至50余步不等,共290级。石阶尽处,就是宽135米、深30米的大平台,
中央则矗立着陵园的主体建筑——祭殿。平台是全陵的制高点,与入口处石坊的垂直高度差
超过70米,这里视野辽阔,气象万千,既便近观,又宜远眺。当阳光灿烂时,远处方山如
屏,秦淮似带;近处村舍相望,天圃纵横,道路津梁,行人车马,无不纤细入微,仿佛眼前
展开了一轴工笔长卷。而当日出日没之际,在晨烟夕雾的迷蒙中,城犹潜龙,山若伏鳖,馆
阁楼台,隐约参错,远峰近树,依稀可辨,人们又好像面对着大幅的泼墨山水。无论是春夏
秋冬,还是风霜雨雪,大自然都在向人们展示它那变幻无穷的奇妙景色。
1.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文段中用了很多数字来介绍建筑物,你能说说这些数字的作用吗?
3.请根据原文写出“工笔长卷”和“泼墨山水”具体所表现的内容。
○1工笔长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泼墨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画出文段中的比喻句,并就其中一处比喻,写一段赏析胜文字。
【拓展延伸】
(一)课外练笔
如果有一群外校的学生慕名来镇江实验学校参观校园环境,学校派你当陪同参观的小导
游,你将如何介绍?请简单写一段能吸引参观者的解说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阅读《雄伟的人民大会堂》。(节选自七(下)《自读课文》)回答问题。
我们在建筑师的陪同下,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参观了人民大会堂。老远就看见镶嵌在正
门顶上的国徽的闪闪金光。踏上一层楼高的花岗石大台阶,迎面是12根浅灰色的大理石门柱。
门柱有25米高,柱身要4个人才能合抱过来.柱距采用我国柱廊的传统样式,明间宽,紧邻的两
个次间较窄,再往两旁,各4个次间又较窄。这样高大而有力的柱廊,是建筑师们吸收了中外古
今门柱造型的优点创造出来的。
进金黄色大铜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
厅。建筑师站在这里,指着四周向我们介绍了整个建筑的布局:朝西直入万人大礼堂;往北通宴
会厅;向南穿过长长的廊道,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办公大楼。整个建筑就是由这
3部分组成的。
万人大礼堂,里面宽76米,深60米,中部高33米,体积达86万立方米,像一座大厦.但是由
于设计师们处理得巧妙,走进大礼堂的人放眼一望,从屋顶到地面,上下浑然一体,并不感到怎
样空旷。屋顶是穹窿形的,天花板上纵横密排着近500个灯孔。灯光齐明的时候,就像满天星
斗。顶部的中心挂着红宝石般的五星灯,灯的周围是70条瑰丽的光芒线和40瓣镏金的向日
葵花瓣,象征着全国各族人民万众一心,紧密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在它的外围,有3环层
次分明的水波形暗灯槽,同周围装贴的淡青色塑料板相映,形成"水天一色"的奇观。
大礼堂椭圆形,有两层挑台像两弯新月围拱着主席台,使大礼堂成为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
整体。两层挑台连地面共3层座席,有9600多个席位。礼堂的主席台像个小会场,能容纳300
多人。礼堂底层席位的桌柜都装有能同时翻译12种语言的译意风,每4个席位还有一个即席
发言的扩音器。第一层挑台的第一排同样装有扩音器,其余席位都有能听到一种语言的扩音
小喇叭。屋顶和挑台下的灯光,能够把礼堂的各个角落照得通明。
1.在括号内填写“我们”走进万人大礼堂的路线:
从天安门广场往西走————( )————( )————
( )————( )————朝西直入大礼堂
2.从走进万人大礼堂的路线来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大会堂的?
3.从第3段中摘录一些描写语言,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4.作者在介绍突出了万人大礼堂在建筑规模上的什么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3、4两段文字主要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四段中的“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两个词语是从哪个角度准确说明万人大礼堂座布局
特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次备课及反思】
《巍巍中山陵》
《巍巍中山陵》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
(1)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能从“十五字”初步掌握文章内容;
(2)把握中山陵的特征以及感受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3)学习文章是如何按空间顺序,有重点地说明中山陵的;
(4)结合有关数字说明和描写的语句,体会文章语言的准确、简洁和生动;
2.过程与方法: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合作探讨文章的重点难点,采用自主研究和全班交流的方法,理解建筑物的特征和语言特色。
很赞哦!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