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地名问答 > 中国 > 河南 > 洛阳 > 洛龙区 > 龙门石窟 > 龙门石窟地名
玄奘出家的东都净土寺在龙门石窟南伊川鸾浴沟(5)
更新:2017-06-01 06:40【龙门石窟地名】
导读:北魏洛阳故城 城西 寺院图 (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故城 城南 寺院图 (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故城 城北 寺院图 (洛阳伽蓝记) 由此可见,大云寺与净
北魏洛阳故城城西寺院图(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故城城南寺院图(洛阳伽蓝记)
北魏洛阳故城城北寺院图(洛阳伽蓝记)
由此可见,大云寺与净土寺是两个寺院。清代徐松在《唐两京城坊考》毓财坊“大云寺”条下附注的“大云寺,本后魏净土寺,隋大业四年(608年),自故城徙建阳门内,贞观三年(629年)复徙此坊,天授二年(691年)改大云寺。会昌中废”。其明显的讹误就是将洛阳唐代毓才坊大云寺与洛阳龙门南伊水之畔东都净土寺混为一谈。
四、 有一种说法,说《续高僧传》卷十五《唐京师慈恩寺释义褒传》记载釋義褒在京洛净土讲经并卒于净土,指的是洛阳城内:文章写道“《续高僧传》卷十五《唐京师慈恩寺释义褒传》记载:“龙朔元年(公元661年)驾往东都,别召追往,频入宫禁,义论横驰,乃净土寺讲解经论,七众载驱,群公毕至,英声逾盛。不久,卒于净土寺,春秋五十有一。”这段文字记载即是有力证据。义褒“频入宫禁,群公毕至”。须知“群公”要上朝,当时为马轿时代,而且文官多坐轿,倘若东都净土寺不在东都,而是在25公里或50公里外的伊川、巩县,那么“群公”又怎能在义褒多次讲解经论期间“毕至”呢?”
大家可以看看《续高僧传》卷十五《唐京师慈恩寺释义褒传》原著的记载:“釋義褒。姓薛。常州晉陵人”。“住東陽金華法幢寺。弘道不倦。終日坐忘會。慈恩申請搜揚髦彥。京邑承風以事聞奏。下敕徵延。便符昔願。即而入朝。時翻經三藏玄奘法師。盛處權衡。當陽弘演。承思遠問用寫繁蕪。亦既至止共許幽致。乃詰大乘經論。無所不通。唐朝後學多尚名體”。“又令褒豎義。便立大智度義李徒雖難隨言即遣。于時天子欣然內宮嗟賞。李榮不勝其憤曰。如此解義。何須遠從吳來。褒答曰。三吳之地本出英賢。橫目狗身舊無人物。爾後諸寺連講。多以法華淨名中百經論等以開時俗。龍朔元年駕往東都。別召追往。頻入宮禁。義論橫馳。乃於淨土講解經論。七眾載驅群公畢至。英聲逾盛。不久遘疾卒於淨土。春秋五十有一。道俗悲涼恨法門之早揜。皇上悼傷久之。遂敕送柩。返金華山舊寺。賻贈之榮光聞遠近。”
上文中的“七众” ,语出“仁王护国经并翻译名义,七众者:谓出家五众,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 “载驱”, 指车马疾行。 出处 《诗·鄘风·载驰》:“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高亨注:“载,犹乃也,发语词。载、驱,车马疾行。”三国·魏·曹丕《善哉行》之一:“载驰载驱,聊以忘忧。
释义褒于净土讲解经论,七众载驱群公毕至。说明七众为赶到净土听讲,驾着马车疾速行向净土而去。如果净土在都城里坊内,何须驾车“疾行”。
很赞哦! (103)